时间: 2025-05-04 00:0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5:28
隆乾先绪微如线,
负荷常忧力量轻。
已矣学农并学圃,
非惟惭长亦惭卿。
沂源昔渐师友,
尚齿今谁问以下。
在疾病的影响下,感到自己的力量变得微薄如线,常常忧虑着生活的重负。曾经努力学习农事和园艺,然而不仅因年长而感到羞愧,也因为对朋友的愧疚。回想起在沂源时的师友情谊,现在谁还会在乎我这个老病弱之人呢?
刘克庄(1187-1269),字廷桂,号石窗,南宋诗人,擅长词、诗。因其才华出众,曾任职于朝廷,但因政治局势动荡而屡遭贬谪。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豪放,深受后人喜爱。
本诗作于作者晚年,正值身体欠佳之时,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友谊的珍惜。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个人的病痛与无奈,也隐含着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慨。
《病中九首》中的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在病中对生活的无奈与思考。诗的开头以“隆乾先绪微如线”引入,体现了作者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沉重感受,感到力量微薄,仿佛一根细线,随时可能断裂。在接下来的两句中,作者将自己的学习经历与愧疚感结合,既表现出对过去努力的怀念,也流露出对年长后未能有所成就的自责。
“已矣学农并学圃,”一句,展示了刘克庄在年轻时曾尝试多种技能的经历,然而这些努力终究未能带来实质的成就,在病痛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接下来的“非惟惭长亦惭卿”,则进一步深化了作者的情感,表达了对朋友的愧疚,似乎在说:我虽然年长,但我对你们的贡献却远远不够。
最后一句“尚齿今谁问”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孤寂与无奈,曾经的师友,如今在病痛的困扰中,已无心再去联络,仿佛在感叹人生的无常。整首诗在形式上清晰简练,情感上深刻而真实,使得读者在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苦楚与对友谊的渴望。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在病中对生命、友情的思考,既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又有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中“隆乾先绪微如线”中的“线”比喻了什么?
作者在诗中对农事和园艺的学习有什么感受?
“尚齿今谁问”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对比刘克庄与陆游的病中诗作,两者皆展现了对生命的感悟与无奈,但刘克庄更侧重于对友情的怀念,而陆游则更多反映了对国家和历史的思考。两者在情感基调与主题上各有特点,值得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