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4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45:22
眷言感忠义,何有间山川。
徇节今如此,离情空复然。
皇心在勤恤,德泽委昭宣。
周月成功后,明年或劳还。
全诗翻译:
我对你的忠诚和义气深感敬佩,哪怕山川阻隔也无法改变。
如今你为了节操而离开,心中充满对你的惋惜。
皇帝关心你的安危,德泽必将流传于后世。
等到周月成功之后,明年或许你能再返回京城。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容,号景云。唐代著名的政治家、诗人,因其才华和德行受到皇帝的重用。他的诗歌风格清新高雅,常表现出对忠诚与义气的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唐代的政治环境下写成,李尚书即李林甫因受到皇帝的命令去蜀地任职,张九龄借此机会表达对李林甫的敬仰及对离别的惋惜,反映出当时官场的复杂与人情的深厚。
这首诗通过对李尚书的送别,展现了作者对忠义精神的推崇以及对友人前途的关心。首句“眷言感忠义”直接表达了对忠诚的赞赏,表明张九龄与李尚书之间深厚的情谊。接下来的“何有间山川”,则进一步强调了即使有山川阻隔,彼此之间的忠义仍然不受影响,表现出一种超越地理限制的情感联系。
“徇节今如此,离情空复然”反映了李尚书为节操而离开的决然,暗含对他即将离去的惋惜之情。接着“皇心在勤恤,德泽委昭宣”则展现了皇帝对李尚书的关心及其德行将被后人所铭记,体现了一种对忠臣的尊重和期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祝福,又有对未来的希望,展示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忠义的崇尚。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忠诚与义气,以及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展现了唐代文人的高尚情操与对政治的关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李尚书是谁的忠诚朋友?
A. 张九龄
B. 皇帝
C. 王维
D. 杜甫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忠义与离别的感慨
C. 对自然的描写
D. 对财富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间山川”意指什么?
A. 地理上的距离
B. 心灵的隔阂
C. 时间的流逝
D. 文化的差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九龄与杜甫的送别诗都表现了对友人的惋惜与忠诚,但张九龄更侧重于忠义的赞美,而杜甫则更多地展示了对生活艰辛的感慨。两者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出唐代诗人的人文关怀。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