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4:57
《洞仙歌》
仓陈五斗,价重珠斛。
陶令家贫苦无畜。
倦折腰闾里,弃印归来,
门外柳春至无言自绿。
山明水秀,清胜宜茅屋。
二顷田园一生足。
乐琴书雅意,无个事,
卧看北窗松竹。
忽清风吹梦破鸿荒,
爱满院秋香,数业黄菊。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的生活状态。诗人提到仓库里只有五斗米,价格却如珠子般贵重;像陶渊明那样,他家虽然贫困,却没有牲畜。诗人感到厌倦,离开喧嚣的世俗,回到家中,门外的柳树在春天悄然发芽。山水的明丽景色,清新的气息,适合栖息在茅屋中。两亩的田园,一生就够了。闲适地弹琴读书,心中无忧无虑,躺在北窗下看松竹的风景。忽然清风吹来,打破了梦中的荒芜,满院的秋香扑鼻而来,菊花也在此时绽放。
刘秉忠,元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追求自然与心灵的宁静。
这首《洞仙歌》写于元代,诗人受到陶渊明的影响,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繁华的厌倦。诗中展现了诗人追求简单生活的理想,与当时纷扰的社会形成鲜明对比。
《洞仙歌》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和哲理思考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简朴的生活,反映了对物质财富的淡薄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开篇提到的“仓陈五斗,价重珠斛”,展现了生活的拮据,但并不因此感到沮丧,而是像陶渊明一样,选择回归自然,放弃世俗的纷扰。
“门外柳春至无言自绿”,这句深富诗意,春天的柳树在无声中吐出新芽,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希望的到来。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清秀的山水和茅屋的适宜,体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满足。
在“乐琴书雅意,无个事”中,诗人表现出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弹琴读书,享受心灵的满足,展现了隐士的淡泊名利和内心的宁静。“卧看北窗松竹”则进一步强调了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一份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最后几句“忽清风吹梦破鸿荒,爱满院秋香,数业黄菊”,意象上从梦境回到现实,清风的吹拂让人重新清醒,秋天的香气与盛开的菊花象征着丰收与喜悦,暗示着生活虽然简单,却充满了自然的馈赠。
总体而言,刘秉忠在这首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意象,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简单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物质的超脱与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
诗中提到的“陶令”指的是哪位诗人?
诗人选择隐居的原因是什么?
诗中“无个事”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