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0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01:07
峭拔终同禹凿存,折盘双磴竦云根。
青天鸟没仙人掌,黑骨龙归箭栝门。
寒落云泉摇暝影,晴开石镜见秋痕。
诗成待刻嶙峋上,迟子重来与细论。
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山峰,犹如大禹开凿的河流永远存在;蜿蜒的台阶像是直插云霄的根基。晴空万里,鸟儿飞入仙人掌的影子里,黑骨龙回归像箭一样射向栝门。寒冷的云雾中,泉水摇曳着暮色的影子,晴朗时石镜中显现出秋天的痕迹。等到诗作完成,待在峻峭的山上刻印,期待迟子再次光临,共同探讨诗的意境。
沈明远(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常展现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哲理思考,善于描绘山水景色和抒发情感。该诗作是在其游览龙门时所作,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钦佩。
此诗写于沈明远送别朋友郑同夫归豫章之际,便以龙门为题,展现了山水的雄伟和友谊的深厚。作品正值明代中期,社会文化逐渐趋向繁荣,文人对自然的描写越来越细致,诗人借景抒情,寄托了对友人的期望与祝福。
这首诗以龙门为题材,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对大自然的敬仰。开篇“峭拔终同禹凿存”,以大禹治水的典故引出山的高耸,既表现出山的伟岸,又暗含对大自然的敬仰。接下来,诗人通过“折盘双磴竦云根”,描绘出山势的险峻,表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
随后,诗中“青天鸟没仙人掌,黑骨龙归箭栝门”运用了一种生动的意象,鸟儿与仙人掌相映成趣,似乎在描绘一种理想化的境界;而“黑骨龙”则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仿佛在暗示着某种力量或归属感。最后两句“寒落云泉摇暝影,晴开石镜见秋痕”,则通过对光影变化的描绘,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迁,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在结构上工整,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又蕴含着人情的温暖,体现了沈明远的诗歌艺术风格。
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自然的敬仰。诗中蕴含的情感真挚而深沉,既有对友情的期盼,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使得全诗具有深厚的哲理内涵。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承载了诗人对生命、友情、自然的思考与感悟。
诗中提到的“黑骨龙”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中哪个意象与“时间流逝”有关?
通过这些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相似题材下所表达的独特情感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