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0:49
兀兀篷窗坐似禅,
景州城外更凄然。
官河宛转无风力,
马曳驴拖鼓子船。
我孤独地坐在篷窗前,仿佛在修禅,
在景州城外的景色显得更加凄凉。
官河蜿蜒曲折,毫无风力,
马拖驴拉着鼓子船缓慢前行。
此诗涉及到的典故较少,主要是描绘景象与心境。诗人利用“禅”的意象来表达自身的孤独与静谧,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沉思与对外界环境的感受。
汪元量,字孟甫,号景阳,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语言清丽,情感细腻,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个人情感和哲思。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之时,诗人可能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自身的孤独感受,反映对现实的不满与思考。
本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周遭环境的感受和内心的孤独。开篇的“兀兀篷窗坐似禅”,既表现了诗人独坐的状态,又隐含了修禅的静谧,仿佛在追求内心的宁静。而“景州城外更凄然”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情感,描绘了孤独环境的凄凉感。接下来的“官河宛转无风力”,通过对河流的描写,传达出一种静止的无力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沉重;最后一句“马曳驴拖鼓子船”,则以生动的细节展示了生活的缓慢与艰辛,进一步深化了孤独感与无助感。整体上,这首诗通过自然意象与心理感受的结合,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内心的孤独感。
这首诗的主题是孤独与无助,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沉思与对生活的感慨,揭示了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个体的孤独与无奈。
本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汪元量
D. 白居易
诗中“兀兀”一词主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状态?
A. 兴奋
B. 孤独
C. 快乐
D. 忧愁
“马曳驴拖鼓子船”中,诗人想传达的主要意象是:
A. 速度
B. 努力与艰辛
C. 舒适
D. 富裕
比较汪元量的《湖州歌》与柳宗元的《江雪》,两者都表现了孤独的主题,但汪元量更多地通过环境描绘来反映内心的感受,而柳宗元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极简描绘,直接传达出一种凄清与孤独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