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7:55
重门犹钉旧桃牌,惆怅行人去不回。
万种好花环曲径,一泓流水绕香阶。
高台已见胡羊走,乔木惟闻蜀鸟哀。
檐外竹梅森似束,邻翁时剪作烧柴。
重重的门依然钉着旧日的桃木牌匾,令人惆怅的是,昔日的行人已不再回来。
万种美丽的花朵环绕着小径,一泓清澈的流水环绕着香气四溢的台阶。
高台上已经看到胡羊在悠然自得地走动,而高大的树木间只听见蜀地的鸟儿在悲鸣。
檐外的竹子和梅花茂盛得像是一束束,邻居老翁偶尔会剪来烧柴。
汪元量(约1090-1150),字仲明,号梅溪,南宋诗人,生于江苏。其诗风清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细腻,常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感悟。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士人多有感慨,诗中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惆怅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思索。
《贾魏公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惆怅的场景。开篇的“重门犹钉旧桃牌”,用旧桃牌暗示往日的繁华与如今的静寂,诗人对逝去的时光和行人的怀念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对比。接下来的“万种好花环曲径,一泓流水绕香阶”,描绘出了一幅静谧的自然景象,色彩斑斓的花朵与清澈的流水相映成趣,仿佛在诉说着一种生命的活力。然而,这种美好又与“惆怅”的情感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在高台上看到胡羊走动,听到蜀鸟的哀鸣,进一步加深了孤独与思念的情绪。在诗的结尾,竹梅的茂盛与邻翁的剪柴形成了一种生活的循环,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无常与变迁。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描写中蕴含了深邃的哲理,表现了诗人对生活、时间流逝的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在美丽的自然中感受到的孤独情绪。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流露出对生活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桃牌”主要象征什么?
诗中“高台已见胡羊走”表明了什么?
“邻翁时剪作烧柴”反映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杜甫的《春望》与汪元量的《贾魏公府》均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多地反映了社会动荡带来的忧虑,而汪元量的诗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与自然的和谐。在诗风上,杜甫更为沉重,而汪元量则显得清新而细腻,展现出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