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3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31:29
小令尊前风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
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
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在小令的演奏中,玉箫的音色宛如春风拂面,银灯下的一曲歌声格外妖娆。
歌中醉倒了谁,谁又能心怀怨恨呢?唱完歌后归来,酒意依旧未散。
春天悄然无声,夜晚愈发悠长,碧云天与楚宫遥相辉映。
梦中的灵魂早已习惯无拘无束,轻踏着杨花走过谢桥。
晏几道(约989年-1055年),字同叔,号乐天,北宋著名词人,生于山东。他以婉约词风著称,善于描写细腻的情感和绮丽的景色,词作常蕴含深厚的情感和哲思。
《鹧鸪天·小令尊前风玉箫》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的交织。晏几道在此时通过描写音乐与饮酒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情感的追求。
这首词通过音乐、饮酒与春夜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情的追求。开头以“玉箫”引出音乐的主题,营造出一种轻松而愉悦的氛围。接着,诗人以“银灯一曲太妖娆”描绘了音乐的美妙,仿佛在诉说音乐的力量能够让人沉醉,忘却烦恼。第三句中的“歌中醉倒谁能恨”则表现了对愉悦时光的珍惜,音乐让人陶醉,心中自无怨恨。
接下来的“春悄悄,夜迢迢”句,进一步渲染了春夜的宁静与悠长,碧云天与楚宫的遥远相对,既有对天地之美的赞叹,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最后两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则表达了诗人对梦境与现实的探讨,梦中的灵魂自由自在,似乎跳脱了世俗的束缚,体现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通过对音乐、春夜与自由的描绘,晏几道在这首词中成功地营造了一种优美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围绕音乐、春夜与自由的主题,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愉悦,同时也隐含着对现实的思考与感慨。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诗中“春悄悄,夜迢迢”描绘的是怎样的情境?
诗人对“梦魂”的描绘表现了什么?
以上内容为《鹧鸪天·小令尊前风玉箫》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对您理解与欣赏这首词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