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2:2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23:53
金缕曲
姚燮 〔清代〕
息梦烟林罅。叹巍峨九阍踞虎,涎窥瓮鲊。饱啖荔浆支盾唾,敢把仆姑抽射。愁梦底狱书投下。谏牍有香尘不蚀,溅丹腔热血天都怕。贞木折,豸冠挂。凄然清泪当风洒。抚杯棬低徊旧泽,恐成饼画。小石疏泉重整葺,不愿高车驷马。问翠袖柴关谁打。父是忠臣儿孝子,滥簪缨愧煞庸庸者。朱鸟魄,此凭借。
在烟雾弥漫的树林中,我静静地醒来。感慨那巍峨高耸的山峰如同猛虎般屹立,梦中犹如涎水般渗透,窥视着那盛放鱼子的瓮。大快朵颐于美味的荔枝,仿佛可以用它抵挡外敌,然而我却敢于让仆人和姑姑一起面对。愁苦的梦如同在地狱中投下的书信,劝谏的文书上有香气却不被时间侵蚀,鲜血溅洒在丹腔中,连天上都感到恐惧。忠贞的树木折断,虫豸的冠冕挂在枝头。微凉的泪水在风中洒落。手握酒杯,低头徘徊在旧泽边,惧怕自己化作一幅画。小石旁的清泉重新修整,不愿乘坐华丽的马车。问那翠袖的女子,柴门是谁在敲打?父亲是忠臣,儿子是孝子,面对庸碌之辈,我感到无比羞愧。朱鸟的灵魂,这便是我的依靠。
姚燮,清代诗人,生于康熙年间,精通诗词,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他的诗风多样,既有清晰的意象,也有深邃的思考。姚燮的作品常常反映出他对社会的批判与对个人命运的思索。
《金缕曲》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政治腐败,诗人通过个人的感受折射出对时代的思考与批判。本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忧虑。
《金缕曲》是一首情感浓烈而又意象丰富的诗作,诗中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思考。开篇“息梦烟林罅”将读者带入一个梦幻与现实交错的境地,烟雾缭绕的林间,似乎隐喻着诗人心中难以释怀的情感与思绪。
接下来的段落中,诗人通过对巍峨山峰的感叹,表达了对权力与地位的渴望与无奈。将“涎窥瓮鲊”与“饱啖荔浆”结合,描绘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又在“敢把仆姑抽射”的表述中,显露出一种对现状的不满与反抗。
“愁梦底狱书投下”的意象,突显出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仿佛在梦中投下了对生活的控诉。诗人在描述忠贞与羞愧的情感时,通过“朱鸟魄,此凭借”一句,表达了对精神寄托的追寻与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家庭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个人的独特体验。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流露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无奈的挣扎,最终寻求内心的寄托与精神的慰藉。
该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B. 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C. 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D. 以上皆是
“贞木折,豸冠挂”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喜悦
C. 愤怒
D. 无奈
诗中提到的“朱鸟魄”象征什么?
A. 诗人的灵魂寄托
B. 一只鸟
C. 自然界的元素
D. 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