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7:36
杏林深处长孙枝,
春意烘堂看试儿。
脊硬不移匍匐手,
语迟厚养粹凝姿。
喜开三世瑶环瑞,
满望重闱白发慈。
与汝家传双色笔,
文章得力岂无时。
在杏树林深处,长孙的枝叶茂盛,
春天的气息在堂内弥漫,观看考试的儿子。
脊背挺直,不屈不挠地匍匐前行,
话语虽慢,却因深厚的养分而凝聚出优雅的姿态。
喜悦地看到三代人共同的美好,
满心期待在重门前白发苍苍的慈祥。
将要把你家传的双色笔赠与你,
写作得力,自然会有时机降临。
作者介绍: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诗歌作品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丙戌年的十一月,迎接孙子参加考试的日子,表达了对孙子成长的欣慰与期望。
《丙戌十一月十六日迎孙试周八句》在语言上清新雅致,情感上真挚温暖。诗中通过描绘杏林的美好意象,暗示出诗人对医学和教育的推崇。开头两句,诗人以自然景象引入,春意盎然,象征着生机与希望,暗示着孙子即将迎来的人生新阶段。接下来的两句则描绘了孙子努力求学的形象,强调了教育的力量和对孩子成长的期望。
后面几句,诗人从个人情感升华到家族的传承,表达了对三代人的祝福与期望。最后一句提及双色笔,象征着写作与学问的传承,表达了对孙子未来的美好祝愿。这首诗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温馨而积极的情感,既有对个人成长的关注,也有对家族延续的期盼,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教育的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使用了比喻(“春意烘堂”)、拟人(“喜开三世瑶环瑞”)等手法,使得诗意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家庭、教育和未来的美好期待,展现了传统文化中尊重教育和家族传承的情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杏林”象征什么?
诗人对孙子的期待是什么?
“与汝家传双色笔”中的“双色笔”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