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1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14:11
老佛眉閒屋漏愁,残廊脚下草光浮。
谁能饥坐芦穿膝,莫问神通石点头。
这首诗的意思是:老佛(指老和尚或高僧)眉头舒展,显得闲适,而屋顶却漏水,让人感到忧愁。残破的廊檐下,草丛中的光影摇曳。谁能在饥饿中坐着,腿上穿着芦苇,不用去问那有神通的石头为何点头。
此诗中提到的“老佛”可能与佛教文化有关,代表了智慧和修行的高境界。诗中的“神通”与佛教中的超凡能力密切相关,而“石点头”则可能暗示了一种无形的智慧存在。诗人通过这些典故,表达了对生活境遇的感慨和对智慧的追求。
作者介绍:陈著,宋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心境。其诗风清新脱俗,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西峰寺,诗人为在此地饮酒作诗,感受到周围自然环境的宁静与内心的思索,借景抒情,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却略显忧愁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老佛眉閒屋漏愁”便将读者带入一个矛盾的境地:虽然高僧的心境宁静,但周遭的环境却是残破和忧愁的。通过“残廊脚下草光浮”的描写,诗人将草地上的光影与环境的乏味相结合,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谁能饥坐芦穿膝”一句,流露出对贫困和简朴生活的直白感受。而最后一句“莫问神通石点头”则引发更深的思考,似乎在劝诫人们不要过于追求世俗的超凡,而应关注内心的宁静与智慧。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生活困境的感慨,也蕴含着对智慧的思索,展现了一种超脱的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生活的困扰与内心的智慧,强调心境的宁静比外在的繁华更为重要。
诗词测试:
“老佛眉閒屋漏愁”中,老佛的“眉閒”指的是:
A. 眉头紧锁
B. 眉头舒展
C. 眉头皱起
“谁能饥坐芦穿膝”中,芦穿膝的意思是:
A. 穿着华服
B. 穿着芦苇
C. 穿着草鞋
诗中提到的“神通”是指:
A. 超自然的能力
B. 世俗的财富
C. 普通的技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