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3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5:36:01
次韵张子开教授游杖锡寺偶成
作者: 陈著 〔宋代〕
禅老慈悲下界愁,
长诗招我到深幽。
人知晚节陶元亮,
谁识初心马少游。
星月天高空绕鹊,
江湖风恶不容鸥。
苦无十亩田堪舍,
借得僧房饭几秋。
禅宗老者慈悲地将我引入世俗的忧愁,
长篇诗作把我召唤到那幽深的寺院。
人们都知道陶渊明晚年的节操,
但谁又能理解马少游的初心呢?
星月高悬,天空中环绕着喜鹊,
江湖的风恶劣,无法容纳海鸥。
我苦苦无田可耕种,
只能借僧人的房舍,过了几季秋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活在经济繁荣与文化兴盛的时期。他的诗作常以禅宗思想为背景,融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次游览杖锡寺时,诗人受到禅僧的启发,内心感受到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借此诗表达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自身的感悟。
这首诗在字句间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开篇提到“禅老慈悲下界愁”,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忧愁,却又在“长诗招我到深幽”中透露出一种渴望与逃避。通过对陶渊明与马少游的对比,诗人反思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陶渊明的晚节被人称道,而马少游的初心却鲜有人知,反映出人们对名声与世俗的偏见。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将“星月”和“江湖”结合,展现出一种孤独与广阔的意境。星月的高远与江湖的险恶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诗的最后两句“苦无十亩田堪舍,借得僧房饭几秋”,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居无定处的苦恼,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渴求。
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既有对现实的不满,又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表现了对内心宁静生活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深刻领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陶元亮”指的是哪位古代诗人?
A. 王维
B. 陶渊明
C. 李白
诗中“星月天高空绕鹊”中的“鹊”象征什么?
A. 悲伤
B. 喜悦与美好
C. 忧愁
诗人在最后一联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财富的渴求
B. 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C. 对权利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涵盖了对《次韵张子开教授游杖锡寺偶成》的全面解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