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4:14
生查子
作者:朱淑真 〔宋代〕
寒食不多时,
几日东风恶。
无绪倦寻芳,
闲却秋千索。
玉减翠裙交,
病怯罗衣薄。
不忍卷帘看,
寂寞梨花落。
寒食节快到了,
几天以来东风凶恶。
心中无聊,懒得寻花,
闲着没事,秋千也不想玩。
玉石般的裙子已经减去,
病怯的我只穿着薄薄的罗衣。
不忍心拉开帘子去看,
只见梨花寂寞地落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期的介子推,其祭祀活动与清明节相连,象征着对亡灵的追思。同时,梨花在古诗中常用以表现忧伤和孤寂的情感。
作者介绍:
朱淑真(约1080-1150),字子华,号清真,南宋女词人,以其深情的词作著称。她的作品常表达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被誉为“才女”。其作品多以婉约细腻见称。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寒食节前夕,表达了诗人因东风恶劣,心情抑郁的状态。在这个特定的节日里,诗人感受到孤独与无奈,借梨花的凋落表达内心的凄凉与失落。
朱淑真的《生查子》以寒食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全诗围绕着“寒食”和“东风”两个意象展开,前者与传统节日相关,后者则是春天的象征,然而在诗中却显得“恶”,暗示着诗人心情的沉重与压抑。
诗的开头“寒食不多时,几日东风恶”,直接表明了时令的背景,同时也为后文的情感铺垫了基础。接下来的“无绪倦寻芳,闲却秋千索”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因心情不好而懒于寻花的状态,既表达了对春天花开的无奈,也暗示了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却无法实现的矛盾心理。
“玉减翠裙交,病怯罗衣薄”描绘了一个因病而消瘦的女子形象,既是对自我形象的无奈描述,也是对外界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能为力的反思。最后一句“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更是点明了诗人对景物的无奈与感伤,梨花的凋落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呼应了整首诗的孤独主题。
整首诗在意象的选取上极为讲究,既有春天的气息,又蕴含了深深的忧伤,使得朱淑真细腻的情感得以鲜活呈现。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寒食节前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无奈,借梨花的凋落象征了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的失去,体现出深刻的孤独感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寒食”指的是哪个节日?
A. 端午节
B. 清明节
C. 中秋节
D. 元宵节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A. 胜利
B. 春天
C. 冬天
D. 秋天
“寂寞梨花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欢快
B. 失落
C. 愤怒
D. 满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朱淑真的《生查子》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展现了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朱淑真通过梨花的凋落表现孤独,而李清照则通过“常记溪亭日暮”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二者均展示了女性在情感表达上的细腻与深沉。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宋代诗词的文化背景和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