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4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45:55
寒食烟火冷,揽衣陟山丘。宿草吐新颖,阴云凝暮愁。遥瞩千万里,白杨悲飕飂。眷兹坟土中,岂无公与侯。春花递开落,百载乌能留。桓山斲石椁,首阳埋一抔。高人有达观,愚夫徒妄谋。一死纵同归,厥生胡可侔。九原叹随武,贤哲愿从游。
寒食节的烟火冷寂,我披衣登上山丘。宿草吐出新芽,阴云笼罩着傍晚的愁绪。遥望千里之外,白杨树在风中悲鸣。难道在这坟土之中,就没有公侯之人吗?春天的花朵交替着开放与凋零,百年间又有谁能长留?桓山上斧伐的石棺,首阳山埋藏着一把尘土。高人有着豁达的眼光,而愚夫却徒然妄自谋求。即使一死归于同处,人生又何须比较?九原之下叹息随武,贤哲们希望能共游。
黎景义,明代诗人,生活于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其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的交织。其诗风多样,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杂诗十一首》是黎景义在寒食节时创作的,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人物和哲理的思考。诗中不仅有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古代士人对生死、名利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寒食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悟。开篇以“寒食烟火冷”引入,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暗示生命的脆弱与孤独。接下来的描写中,宿草的新芽和阴云的愁绪相互映衬,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内心的忧虑。
诗中“遥瞩千万里,白杨悲飕飂”句,利用白杨树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悲伤,似乎在诉说着生命的孤独与渺小。而对“春花递开落,百载乌能留”的感叹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种种花开花落,终究无法停留,生命的短暂与脆弱在此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最后几句提到“高人有达观,愚夫徒妄谋”,表现了诗人对达观人生的追求与对愚昧追求名利的讽刺,揭示了人生的意义在于心态的豁达,而非物质的得失。整首诗在情感的起伏中,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哲理,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空间。
整首诗反映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悟和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达观人生的追求,唤起了人们对生死、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强调了心态的重要性。
《杂诗十一首 其五》主要描绘哪个节日的景象?
A. 中秋节
B. 寒食节
C. 春节
D. 清明节
诗中提到的“白杨”象征什么?
A. 生命的希望
B. 孤独与悲伤
C. 友谊的长久
D. 丰收的季节
诗人对人生的态度是?
A. 消极
B. 达观
C. 绝望
D. 随意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