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江门

《江门》

时间: 2025-05-07 15:58:06

诗句

未出海门国,遥遥见城郭。

江风四月寒,衲衣尚嫌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58:06

原文展示:

未出海门国,遥遥见城郭。
江风四月寒,衲衣尚嫌薄。

白话文翻译:

在尚未驶出海门之国时,远远就可以看到城郭。
四月的江风依然寒冷,僧衣还是觉得单薄。

注释:

  • 海门国:指的是江门地区,海门是一个出海口的地方。
  • 城郭:指城池和城墙,表示城市的边界。
  • 江风:指来自江面的风,通常带有水汽和寒意。
  • 衲衣:僧人穿的衣服,通常较为单薄。

典故解析:

“江门”指的是一个地理位置,可能与作者的生活背景有关。诗中提到的“衲衣”反映了作者的僧侣身份,表明诗人可能对寒冷的感受十分敏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通凡,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可能由于身份原因,作品流传较少。他的诗词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具有清新淡雅的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春季,环境寒冷,诗人身为僧人,可能在进行旅行或出行,表达一份对自然环境的感知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江门地区的春寒之景,诗的开头“未出海门国”便暗示了诗人身处的环境,给人以清新的气息。诗中通过“遥遥见城郭”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远眺的感觉,表现出一种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观察。随着江风的袭来,诗人感受到四月的寒意,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变化和气温的不适。最后一句“衲衣尚嫌薄”更是将个体的感受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表现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敏感与无奈。这首诗不仅仅是对环境的描写,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未出海门国:表示诗人尚在海门地区,暗示出发的期待与对故乡的依恋。
  2. 遥遥见城郭:远远看到城市的轮廓,展现了诗人对城市的向往。
  3. 江风四月寒:四月的江风依然寒冷,反映出气候的特点与时间的流逝。
  4. 衲衣尚嫌薄:僧人的衣服单薄,感受到寒冷,表现出一种脆弱的感受。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的结构对称,形成一种和谐美感。
  • 意象:江风、衲衣等意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自身的深刻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江门春寒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风:象征自然的变化与时令的变迁。
  • 衲衣:象征僧人身份与生活的简朴,反映出诗人对寒冷的敏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海门国”指的是哪个地区? A. 海洋
    B. 江门
    C. 山区
    D. 城市

  2. 诗人对四月的江风有什么感受? A. 温暖
    B. 寒冷
    C. 湿润
    D. 炎热

  3. 诗中提到的“衲衣”是什么? A. 僧人的衣服
    B. 普通衣服
    C. 冬衣
    D. 夏衣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与通凡的《江门》对比:

  • 都反映了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与个人感受,但杜甫更多侧重于动乱中的忧国情怀,而通凡则集中在对春寒的细腻感受上。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桃花扇传奇 游弘济寺 龙山诗 其二 龙山诗 其一 竹塘老姆行 淮阴侯庙 次韵答薛汇仙 金陵感怀 钱塘咏古 过姜贞毅宅次徐莘友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曝阳 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偏称 罄橐 幽都 序歌 都俞吁咈 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风姿绰约 知情不举 自郐以下 舟字旁的字 麦字旁的字 士字旁的字 门字框的字 一木难扶 马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