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27: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7:06
粲粲庵摩勒,作汤美无有。
上客赋骊驹,玉奁开素手。
那知苍梧野,弃置同刍狗。
荆山玉抵鹊,此事繇来久。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场景,但也暗含了一种无奈和失落。诗中提到的庵堂是清幽的,汤水的美味却未能吸引到真正的访客。诗人感叹,虽然有上宾来访,他们的豪华与优雅却未能留住他。诗人心中感到孤独与被遗弃,仿佛在苍梧的野外被抛弃的狗,感受到一种被社会遗忘的悲哀。最后提到荆山与玉,暗示着美好事物的遥不可及,叹息这种情感由来已久。
作者介绍: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宋代著名词人。与李清照等人齐名,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词句而闻名。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秦观身处某种困境时写成,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常常在庵堂中修身养性,诗中描绘的场景与他们的追求有关。
这首诗在表面上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庵堂和高雅的客人,但实际上却透出一种孤独和失落的情感。诗人通过对比上客的光辉与自身的黯淡,表达了对被社会遗忘的无奈。用“弃置同刍狗”来形容自己的处境,既表现了自我贬低的情绪,也暗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全诗情感真挚,细腻且富有哲理,让人感受到一种悲凉之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自我反思,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失落感,揭示了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社会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粲粲”的意思是什么?
“弃置同刍狗”中,诗人用狗做比喻是为了表达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