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7:3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7:35:54
朝朝暮暮见长河,见了长河只厌他。
却爱画师能画水,不看死浪与生波。
每天早晚都能看到长河,但看到它却感到厌烦。
倒是喜欢画师能够画出水的样子,不去关注死去的浪和活着的波。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长河”可以引申为对人生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的感慨。诗中画师的出现,象征了艺术和创造力对生活的美化与提升。
杨万里的《过望亭六首》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开头的“朝朝暮暮见长河”不仅描绘了日常的景象,也暗示了生活的单调与重复。长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无时无刻不在流淌,但这也让人感到厌倦。诗人通过“见了长河只厌他”,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现实的疲惫与失望。
然而,诗人并不止步于此,他发现了艺术的力量。在“却爱画师能画水”一句中,画师的能力成为了诗人心中的一缕光亮,画师能够将水的美好呈现出来,超越了现实的局限。这里的“水”不仅仅是自然的水,还可以理解为生活的情感、哲理等。诗人通过欣赏艺术,寻找到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展示了他对美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的意境在于对比,长河的单调与画师的创造形成鲜明对立,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对艺术的向往,传达出一种“面对生活的无奈,却又在艺术中找到慰藉”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艺术的欣赏,反映了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长河”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自然的美
C. 生命的无常
D. 以上皆是
诗人对画师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厌恶
B. 无所谓
C. 欣赏
D. 不理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山中与幽人对酌》、《静夜思》等,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李白的《将进酒》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情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尽管风格迥异,但同样展现了对现实的反思与对美的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