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3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2:14
西昌有客学南昌,衣钵真传怏阁旁。
坡底诗人梅底醉,花为句子蕊为章。
想渠蹋月枝枝瘦,赠我盈编字字香。
若画江西后宗脉,不愁禽贼不禽王。
在西昌有位客人学习南昌的诗词,真正的传承就在怏阁旁。
梅坡的诗人醉卧于梅花之下,花朵成为了句子,花蕊则成了诗章。
我想他在月下踩着瘦枝,赠给我满编的香字。
若是把江西的后宗脉画出来,就不怕禽鸟和贼人来侵犯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80—1235),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之际,诗人借用梅花的意象,表达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及对友人的赞赏。
此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四联的形式,每联都紧密围绕着诗人对梅坡和友人的赞美。开头两句引入了外部环境,营造出一种学习和传承的氛围,表现出对知识与艺术的追求。随后提到的“梅底醉”,则是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诗人的悠然自得和创作灵感的来源。最后两句通过想象和画面感,表达了对未来的展望与对故乡的眷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出一种诗人特有的情感深度和对文化的尊重。诗中的梅花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诗人灵感的化身,激发出对诗歌创作的热情。诗人将梅花与字句相结合,强调了诗歌创作与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也引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对诗歌创作的追求,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通过梅花的意象,诗人展示了艺术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赞美与对未来的期许。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怏阁”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人将梅花比作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