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留题古松

《留题古松》

时间: 2025-05-07 22:32:44

诗句

景致逼神仙,心幽道亦玄。

僧閒来出世,松老不知年。

放马眠岂草,移杯酌涧泉。

浮名如脱得,终住此云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2:44

留题古松

原文展示:

景致逼神仙,心幽道亦玄。
僧閒来出世,松老不知年。
放马眠岂草,移杯酌涧泉。
浮名如脱得,终住此云边。


白话文翻译:

这幅景致让人感到如同仙境,内心宁静,追求着深奥的道理。僧人悠然自得,超脱世俗,而古松却不知自己已经经历了多少岁月。放马在草地上安然入睡,举杯在山泉边畅饮。那些浮华的名声就像是轻易得到的,最终我还是选择在这云边安住。


注释:

  • :指接近,令人感到。
  • 心幽:内心清幽宁静。
  • 道亦玄:道理深奥而玄妙。
  • 僧閒:指僧人悠闲。
  • 放马:放牧马匹。
  • 移杯:举杯,喝酒。
  • 浮名:指虚名、虚荣的名声。
  • 脱得:轻易获得。

典故解析:

  • 云边:象征隐逸的生活,常用来描绘一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状态。
  • :常与长寿、坚韧相联系,是道家文化中的重要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昱,字德明,号清逸,宋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追求隐逸生活的时代。诗人通过古松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留题古松》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展现了诗人在宁静的自然环境中得到的心灵解脱与超然。诗中通过“景致逼神仙”这一句,便引出了整个诗的意境——自然之美如同仙境一般,让人心生向往。作者将心境与自然景象结合,表达了对道理的追求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接着,诗人描绘了一位悠闲的僧人,这样的形象不仅给人一种超脱世俗的感觉,也让人联想到禅宗的思想:修行者应与自然和谐相处,淡薄名利。诗中“松老不知年”更是传达了时间的无常与生命的长久,松树的坚韧与古老象征着自然的永恒。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浮名的厌倦,“浮名如脱得”,说明他对名利的看透与放下,选择在云边安住,寻求一种内心的平和与安宁。这一系列意象的交织,使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洒脱,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隐逸生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景致逼神仙:描绘自然美景,令人如同置身仙境。
    • 心幽道亦玄:内心宁静,追求深邃的道理。
    • 僧閒来出世:僧人悠闲自得,超脱世俗。
    • 松老不知年:古松经历了无数岁月,却依旧坚韧。
    • 放马眠岂草:放马在草地上安然入睡,表现自然的宁静。
    • 移杯酌涧泉:在山泉边喝酒,享受生活的乐趣。
    • 浮名如脱得:虚名轻易获得,表明对名利的看透。
    • 终住此云边:最终选择在这云边安住,追求内心的安宁。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与拟人,如“景致逼神仙”形象地描绘出自然的美。
    • 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隐逸生活的理想与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古松:象征长寿、坚韧与不屈。
  • 僧人:体现超脱世俗的智慧与修行。
  • 山泉:象征清澈与纯净,代表自然的美好。
  • 浮名:象征虚荣与世俗的诱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景致逼神仙”意指什么?

    • A. 美景如仙境
    • B. 仙人来到人间
    • C. 自然景观不值得
  2. 诗中“浮名如脱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 A. 向往名利
    • B. 对名利的厌倦
    • C. 追求虚荣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终南山》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王维的《终南山》同样描绘自然,但更强调人生哲理与自然的对话,而钱昱的《留题古松》则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钱昱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古镜 送陈自立游古田 送友人流西凉 行次海上 梅城夜泊 沙堤燕集次韵答王介轩黄嗣杰 道人延翠轩 送别林彦时之建上 初秋寄清江林崇高先辈 题彭韫玉秋山行旅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周风 禾字旁的字 侃儿 髟字旁的字 包含麻的成语 寒地 龍字旁的字 始终一贯 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长字旁的字 国难当头 父字头的字 偃革尚文 飞遁鸣高 涤故更新 脑带 混水捞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