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麓阴亭

《麓阴亭》

时间: 2025-05-06 19:32:24

诗句

山腰路转响湾泉,一径悠然陟翠巅。

满眼祥云绕法供,刊岩瑞像俨金仙。

元戎孝感诸天护,古木歌题峭壁镌。

俯仰岩亭尽幽绝,夜深灯火更流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32:24

原文展示:

麓阴亭
作者:邵叶 〔宋代〕

山腰路转响湾泉,一径悠然陟翠巅。
满眼祥云绕法供,刊岩瑞像俨金仙。
元戎孝感诸天护,古木歌题峭壁镌。
俯仰岩亭尽幽绝,夜深灯火更流连。

白话文翻译:

在山腰处,蜿蜒的小路转过一个湾,泉水的声音清脆响亮;
一条悠然的道路通向青翠的山顶。
眼前满是祥云环绕着寺庙的供奉,岩石上雕刻着瑞气的形象,宛如金仙般庄严。
元戎的孝感受到天神的保佑,古老的树木在峭壁上吟唱,题刻着诗篇。
俯视仰望,岩亭的幽静令人陶醉,夜深时灯火通明,让人更愿留连。

注释:

  • 山腰:指山的中部位置。
  • 响湾泉:形容泉水清澈悦耳,流淌在山湾中。
  • 陟翠巅:攀登到青翠的山顶。
  • 祥云:象征吉祥的云彩。
  • 法供:指寺庙内的供奉,通常与佛教有关。
  • 瑞像:吉祥的形象。
  • 元戎:古代对神将的称呼。
  • 孝感:指因孝顺而感动的神灵。
  • 古木:古老的树木。
  • 峭壁:陡峭的山壁。
  • 灯火:指夜晚的灯光。

典故解析:

  • 元戎:在古代文化中,元戎代表着勇猛的将领,在诗中象征保护山中人们的神灵。
  • 法供:与佛教有关,说明诗人对宗教文化的尊重和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叶,宋代诗人,以山水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邵叶游览某山时,表达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宗教文化的敬仰,体现了士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麓阴亭》是一首描绘山水景致和宗教氛围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首联“山腰路转响湾泉,一径悠然陟翠巅”通过描绘山中小路和清泉,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接下来的“满眼祥云绕法供,刊岩瑞像俨金仙”则将宗教元素引入,使整个画面更显神秘和庄重,祥云环绕,似乎在展示神灵的庇护。整首诗的意境清新,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的后半部分“俯仰岩亭尽幽绝,夜深灯火更流连”则描绘了夜晚灯火通明的情景,给人一种温暖和安宁的感觉。整体上,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世外桃源般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展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腰路转响湾泉:描述山腰处的小路转弯,泉水在湾中流淌,声响悦耳。
  • 一径悠然陟翠巅:形容通往山顶的道路悠然自得,令人心旷神怡。
  • 满眼祥云绕法供:眼前的景象是祥云环绕着供奉的佛像,显示出宗教的神圣。
  • 刊岩瑞像俨金仙:岩石上雕刻的瑞气形象,仿佛如金仙般庄重。
  • 元戎孝感诸天护:神灵因人们的孝敬而感动,给予保护。
  • 古木歌题峭壁镌:古树在峭壁上吟唱,诗句被雕刻在岩石上。
  • 俯仰岩亭尽幽绝:俯视仰望,岩亭的幽静与绝世的美景。
  • 夜深灯火更流连:夜深时,灯火通明,令人不愿离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瑞像比作“金仙”,增强其神圣感。
  • 对仗:全诗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如“俯仰岩亭”与“夜深灯火”。
  • 拟人:古木“歌题”,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与宗教文化的敬仰,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超脱,展现了理想的生活状态。诗人的笔触细腻,情感真挚,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远、超脱。
  • :代表生命的源泉与清新。
  • 祥云:象征吉祥与神圣。
  • 古木:代表历史的沉淀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述的“响湾泉”主要表现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清脆悦耳的泉水声
    • B. 迷人的山景
    • C. 壮丽的日出
    • D. 神秘的夜晚
  2. “满眼祥云绕法供”中的“法供”指的是什么?

    • A. 供奉的佛像
    • B. 自然风光
    • C. 古老的树木
    • D. 夜晚的灯火
  3. 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灯火通明的情景,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孤独的感慨
    • B. 对温暖与宁静的渴望
    • C. 对未来的迷茫
    • D. 对人情冷暖的失望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维以山水为背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 《夜泊牛斗峰》:李白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象,抒发豪情壮志。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山水,表现出清幽与宁静的意境。
  • 李白《庐山谣》:与《麓阴亭》都以自然为主题,但李白的风格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柳梢青(聚八仙花) 柳梢青(黄杷林送李粹伯) 柳梢青(祭户立春) 蝶恋花(丙辰嫣然赏海棠) 蝶恋花(戊申秋夜) 蝶恋花(临安道中赋梅) 鹧鸪天(揖翠晚望) 鹧鸪天(豫章大阅) 蝶恋花(癸卯信丰赋芙蓉) 西江月 其一 丁巳长沙大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贝字旁的字 屦及剑及 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苦盐 心狠手毒 克字旁的字 雄材伟略 父字头的字 山字旁的字 潜神默思 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不出户,知天下 败家 攴字旁的字 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鸟聒 天下为家 金魁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