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梁鼓吹曲十二首 其四 道亡

《梁鼓吹曲十二首 其四 道亡》

时间: 2025-05-10 09:03:23

诗句

道亡数极归永元。

悠悠兆庶尽含冤。

沈河莫极皆无安。

赴海谁授矫龙翰。

自樊汉仙波流水清且澜。

救此倒悬拯涂炭。

誓师刘旅赫灵断。

率兹八百驱十乱。

登我圣明去多难。

长夜杳冥忽云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03:23

原文展示:

梁鼓吹曲十二首 其四 道亡 沈约 〔南北朝〕

道亡数极归永元。悠悠兆庶尽含冤。沈河莫极皆无安。赴海谁授矫龙翰。自樊汉仙波流水清且澜。救此倒悬拯涂炭。誓师刘旅赫灵断。率兹八百驱十乱。登我圣明去多难。长夜杳冥忽云旦。

白话文翻译:

道德衰败,命运终结,归于永元。无数百姓都含着冤屈。沉入河中,没有尽头,都不得安宁。投身大海,谁能赋予矫健的龙翼。从樊汉到仙波,流水清澈且波澜。拯救这倒悬的困境,拯救苦难。誓师刘旅,显赫的灵断。率领这八百勇士,驱散十乱。登上我们的圣明,摆脱多难。长夜深远,忽然云开见日。

注释:

字词注释:

  • 道亡:指道德衰败。
  • 数极:命运的极限。
  • 永元:指某个特定的时代或时期。
  • 悠悠:形容众多。
  • 兆庶:百姓。
  • 沈河:沉入河中。
  • 莫极:没有尽头。
  • 矫龙翰:矫健的龙翼。
  • 樊汉: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仙波:形容水波清澈。
  • 倒悬:比喻极度困境。
  • 涂炭:比喻苦难。
  • 誓师:誓师出征。
  • 刘旅:指军队。
  • 赫灵断:显赫的决断。
  • 八百:指勇士的数量。
  • 驱十乱:驱散混乱。
  • 圣明:指圣明的君主。
  • 去多难:摆脱多难。
  • 长夜杳冥:形容长夜深远。
  • 忽云旦:忽然云开见日。

典故解析:

  • 矫龙翰:比喻英勇的将领或勇士。
  • 倒悬: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比喻极度困境。
  • 涂炭:出自《尚书·泰誓中》,比喻苦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约(441-513),字休文,南朝梁代文学家、史学家,与萧衍、萧统并称“梁代三才”。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沈约为梁武帝萧衍所作的鼓吹曲之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英勇将领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道德衰败、百姓含冤、社会动荡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矫龙翰”、“倒悬”、“涂炭”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诗人通过对英勇将领的赞美,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对光明未来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沈约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道亡数极归永元:道德衰败,命运终结,归于永元。
  2. 悠悠兆庶尽含冤:无数百姓都含着冤屈。
  3. 沈河莫极皆无安:沉入河中,没有尽头,都不得安宁。
  4. 赴海谁授矫龙翰:投身大海,谁能赋予矫健的龙翼。
  5. 自樊汉仙波流水清且澜:从樊汉到仙波,流水清澈且波澜。
  6. 救此倒悬拯涂炭:拯救这倒悬的困境,拯救苦难。
  7. 誓师刘旅赫灵断:誓师刘旅,显赫的灵断。
  8. 率兹八百驱十乱:率领这八百勇士,驱散十乱。
  9. 登我圣明去多难:登上我们的圣明,摆脱多难。
  10. 长夜杳冥忽云旦:长夜深远,忽然云开见日。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矫龙翰”比喻英勇的将领,“倒悬”比喻极度困境。
  • 拟人:如“悠悠兆庶尽含冤”中的“悠悠”赋予百姓以情感。
  • 对仗:如“沈河莫极皆无安”与“赴海谁授矫龙翰”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英勇将领的赞美。诗人通过对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的描绘,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对光明未来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矫龙翰:比喻英勇的将领。
  • 倒悬:比喻极度困境。
  • 涂炭:比喻苦难。
  • 长夜杳冥:形容长夜深远。
  • 忽云旦:忽然云开见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矫龙翰”比喻的是什么? A. 英勇的将领 B. 矫健的龙翼 C. 清澈的水波 D. 长夜深远 答案:A

  2. 诗中“倒悬”比喻的是什么? A. 极度困境 B. 清澈的水波 C. 长夜深远 D. 矫健的龙翼 答案:A

  3. 诗中“涂炭”比喻的是什么? A. 极度困境 B. 清澈的水波 C. 长夜深远 D. 苦难 答案: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梁鼓吹曲十二首》其他篇章
  • 《咏怀古迹五首》杜甫

诗词对比:

  • 《梁鼓吹曲十二首》其他篇章与本诗对比,分析不同篇章的主题和风格。
  • 《咏怀古迹五首》杜甫与本诗对比,分析不同诗人的创作风格和主题思想。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沈约诗选》
  • 《南北朝诗选》
  • 《古诗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绍兴以后蜡祭四十二首 初献升降用《肃安》。 赵待制挽词 德州仓厅与陈深渊先生夜话 谢师恩 送提点少卿丈还鄱阳 对雪柬沈山人懋学三首 其三 举第三孙酬韩煦仲诗扇金麟步元韵 晓发北津将过庆宁会郑方斋通守 郴江百咏并序·露仙观 送邹尚宾作宰于饶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卤字旁的字 黄酒 弓字旁的字 拆家荡产 妻荣夫贵 缔缉 溃不成军 纤纤弱质 针尖对麦芒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反文旁的字 痴云 黄字旁的字 汲深绠短 料知 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