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7:58
登云中
作者: 元季川 〔唐代〕
灌田东山下,取乐在尔休。
清兴相引行,日日三四周。
白鸥与我心,不厌此中游。
穷览颇有适,不极趣无幽。
憀然歌采薇,曲尽心悠悠。
这首诗描绘了在东山下灌溉田地的生活乐趣。诗人和友人共游,日复一日,乐在其中。白鸥的飞翔令诗人心旷神怡,不厌其烦地在水中游弋。尽情欣赏周围的美景,感受到生活的悠然自得。诗人轻声歌唱,吟咏着采薇的悠闲,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作者介绍:元季川,唐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诗风广泛,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一个清新的自然环境中,反映了诗人追求闲适生活、亲近自然的心态。
《登云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的画面生动而清新,诗人置身于东山的田野间,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白鸥的出现,不仅是自然景观的点缀,更象征着自由和宁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向往。诗人与友人相伴,日复一日的游历让人感受到一种持久的快乐和满足。词句间流露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受到唐代文人的风雅。诗中“穷览颇有适,不极趣无幽”的表述更是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真正的快乐在于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而非追求繁华与喧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白鸥”象征什么?
A. 自由
B. 繁华
C. 忧愁
D. 喧嚣
“日日三四周”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A. 忙碌
B. 悠闲
C. 乏味
D. 繁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元季川的《登云中》更强调人际间的互动与自然的亲密,而《鹿柴》则更注重孤独与自然的和谐,双方都展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但角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