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0:12
赠工部侍郎郑公挽辞
作者: 王安石
地蟠江汉久知灵,
通德门中见老成。
南去伏波推将略,
北来光禄擅诗名。
密章赠襚连三组,
画翣丧车载一旌。
阴德故应多後福,
可能生子但升卿。
这首诗表达了对郑公的哀悼和赞美。诗中提到他在江汉地区的灵秀,和在德门中的成熟稳重。南方的伏波将军以其谋略闻名,北方的光禄大夫则因其诗名而著称。郑公生前与这些名士并肩,受人尊敬。他的密信和赠送的礼物显示了他与人交往的深厚情谊。即使丧礼中举着一面旌旗,也在暗示着他的荣耀和成就。阴德也必将带来更多的福气,或许他的子孙会因他的德行而升迁。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他主张“新法”,推动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尤其以其诗词和散文而闻名。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郑公去世之际,表达了对这位工部侍郎的深切哀悼与敬仰。郑公生前在官场上表现出色,是王安石的朋友和支持者。
王安石的《赠工部侍郎郑公挽辞》是一首深情的挽诗,展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切哀悼和无尽的怀念。诗中通过描绘郑公的灵秀和德行,展现其在世的成就和影响。开头两句以自然景观作背景,象征郑公的灵性和品德,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接着,王安石将郑公与历史上的名将和文人并列,强调其在政治和文化上的卓越。
在整首诗中,王安石不仅表达了对逝去朋友的哀思,更传达了对其生前德行的高度评价。最后两句则展望了未来,暗示郑公的阴德将会带来后福,子孙可能因其德行而荣升,这不仅是对郑公的赞美,也是对人们道德行为的鼓励。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死亡的悲痛,又有对生命和德行的思考,反映了王安石的深邃思想和丰富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郑公的悼念,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反映了王安石对人的道德行为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伏波”指的是哪个方面的人物?
A. 军事将领
B. 文人
C. 商人
D. 农民
“地蟠江汉”中的“蟠”意为:
A. 直
B. 曲折
C. 平坦
D. 高耸
诗中提到的“阴德”意味着:
A. 公开的行为
B. 隐秘的美德
C. 物质财富
D. 权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将王安石的这首挽诗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进行对比,前者更注重对人德行的赞美,后者则多了些许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往昔的追忆,体现不同诗人的情感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