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5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59:49
幽涧泻泠泠,千峰叠障屏。
晓云开混沌,远水接沧溟。
松影摇禅榻,苔衣上净瓶。
尘中梦不到,争欲买丹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幽静的山涧流水潺潺,千山重叠如同屏障。清晨的云雾逐渐散去,远处的水面与苍茫的海连成一线。松树的影子摇曳在禅坐的榻上,苔藓覆盖着净瓶。身处尘世的人无法在梦中得到这样的境界,渴望以画作来捕捉这幅美景。
释元肇,宋代著名僧人、诗人,以其高雅的诗风和深厚的禅理闻名。他的诗作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融入了佛教哲理,展现了对人生、自然的独特见解。
在宋代,随着文化的繁荣,文人和僧侣越来越关注自然与内心的关系。释元肇在此背景下创作《径山天开图画》,可能是在一次山中游历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想要以诗歌记录下这一瞬间的感悟。
这首诗以清幽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和谐美。开篇的“幽涧泻泠泠”用清脆的流水声引入,让人仿佛置身于宁静的山涧之中。接着“千峰叠障屏”则强调了山的雄伟,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的画面。诗人在这里不仅在描绘景物,还在表达一种心灵的回归。
“晓云开混沌,远水接沧溟”则进一步把读者带入清晨的宁静,云雾的散去象征着心灵的觉醒,水的远望代表着广阔的心境。松树的影子摇曳在禅榻上,令人联想到禅宗的修行与内心的安宁。而“尘中梦不到,争欲买丹青”则反映了诗人对尘世的超脱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显示出一种渴望与失落的矛盾。
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渗透着禅意与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呈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以及在尘世中超然物外的心境。
诗中“幽涧泻泠泠”描述的是哪种声音?
A. 风声
B. 雨声
C. 水声
D. 鸟声
“晓云开混沌”中的“混沌”指的是什么状态?
A. 清晰
B. 模糊
C. 明亮
D. 暗淡
诗人通过画作来捕捉什么?
A. 自然的美景
B. 世俗的烦恼
C. 内心的焦虑
D. 亲人的思念
王维《山居秋暝》与释元肇《径山天开图画》都有着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但王维的作品更强调秋天的萧瑟与孤独,而释元肇则通过清晨的景象传达出一种觉醒与宁静的心境。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体现出不同的自然哲学与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