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2:3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2:32:45
姑苏台
释元肇 〔宋代〕
古今兴废事,天地不能齐。
水阔连湖外,山多在郭西。
登临烟雨后,怅望夕阳低。
若问乌栖曲,城头夜夜啼。
这首诗表达了古今兴亡的事情,天地间的变化让人难以平齐。湖水广阔延伸到湖外,山峦多半位于城郭的西边。登高望远,经历了烟雨,心中怅惘地望着夕阳渐沉。如果想问乌鸦栖息的地方,城头上每夜都有它的哀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释元肇,宋代高僧,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其作品多表现出对人世变迁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历史变迁,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及对生活的沉思。
《姑苏台》是释元肇的一首抒情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映射出人事的兴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开头两句,诗人以“古今兴废事”引入,饱含对历史的沉思,表达了对人世无常的感慨。接下来的描写则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广阔的自然景观:水面如镜,山峦巍峨,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开阔的视野和沉静的心境。
“登临烟雨后,怅望夕阳低”一句,诗人描绘了登高后的心情,经历了雨雾的洗礼,心中却难免感到失落与惆怅,夕阳的低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令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一句“若问乌栖曲,城头夜夜啼”,不仅点明了乌鸦的哀鸣,也暗示了孤独和悲伤,乌鸦作为一种象征,常常与哀愁相连,为全诗增添了一层深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结合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的哲思与内心的孤独,既有历史的沉重感,也有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历史的感叹和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以及对孤独情感的深刻理解,体现了诗人的哲理思考和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乌栖曲”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诗人通过哪些自然景象来表达他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