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杂咏六言八首 其二

《杂咏六言八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1 02:01:58

诗句

台卿遗令画赞,渊明祭文挽诗。

乍可裸尸仰药,勿求敕葬宣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1:58

原文展示:

台卿遗令画赞,
渊明祭文挽诗。
乍可裸尸仰药,
勿求敕葬宣医。

白话文翻译:

台卿留下的遗令中写着画作的赞美,
渊明的祭文中有挽歌的诗句。
刚刚可以赤裸尸体仰面朝天,
不要追求皇命来安葬与宣告医者。

注释:

  • 台卿:指的是古代官员,这里可能是指某位特定的人物。
  • 渊明:指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因其隐逸生活和诗作而受到后人敬仰。
  • 裸尸:指没有衣物的尸体,表达了一种直面死亡的态度。
  • :这里可能指的是药物或救治的手段。
  • 敕葬:指皇帝的命令进行葬礼。
  • 宣医:指对医者的宣告,可能是对其医术的认可。

典故解析:

  1. 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田园而著称,其作品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他的祭文和挽诗常常表达对生命、死亡的哲学思考。
  2. 台卿遗令:可能是指某位历史人物的遗愿或遗嘱,强调人对死亡和生命的看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仲明,号惭愧,宋代诗人,擅长古体诗,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他的诗风沉稳,常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抉择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通过古代文人留下的遗志和祭文,表达了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文人遗愿的追忆,展现了对生命与死亡的哲学反思。前两句提到的“台卿遗令”和“渊明祭文”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溯,更是对个人命运与社会责任的思考。诗中使用了“乍可裸尸仰药”这一极具冲击力的意象,表现了对死亡的坦然与直面,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生死无常的接受态度。

而后一句中的“勿求敕葬宣医”则反映了诗人对外界干预个人命运的排斥,强调内心的主权与自我选择的重要性。这种情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尤为重要,反映出诗人对个人价值和精神自由的追求。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沉重而深刻,既有对历史文人的敬仰,也有对生死之事的哲学思考。这种对比和冲突使得诗篇充满了张力,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台卿遗令画赞:这里提及台卿留下的遗令,可能是对某种艺术的赞美,显示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 渊明祭文挽诗:提到陶渊明的祭文,强调他作为文人的影响力和对生死的思考。
  • 乍可裸尸仰药:直面死亡,赤裸的尸体仰望天空,或许是在追求一种解脱。
  • 勿求敕葬宣医:拒绝外界干预,强调个人的选择和尊严。

修辞手法:

  • 对比:前后两句之间形成鲜明对比,生与死、外界干预与内心选择的对立。
  • 象征:赤裸的尸体象征对死亡的直面与接受,药物则象征生的延续与希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关于生死、个人命运与文化传承的主题,表达了对传统文人的敬仰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与对死亡的坦然。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遗令:象征着文化传承与历史的延续。
  • 祭文:代表着对逝者的怀念与尊重。
  • 裸尸:象征着对死亡的直面与反思。
  • :代表生的希望与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台卿遗令”中的“台卿”指的是哪类人物? A. 农民
    B. 官员
    C. 商人

  2. 诗中提到的“渊明”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陶渊明
    C. 杜甫

  3. “乍可裸尸仰药”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生命的恐惧
    B. 对死亡的接受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系列诗作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诗词对比:

刘克庄与陶渊明的作品在主题上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对生死、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刘克庄的直接与陶渊明的隐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两位诗人在表达情感时的不同风格。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凯歌十首呈贾枢使 六和二首 次韵三首 铁塔院 即事一首 端嘉杂诗二十首 再和 送陈郎玉汝之官二首 送表弟方时父 用强甫蒙仲韵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瓜字旁的字 缢女 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禄无常家 米字旁的字 量体裁衣 攻玉以石 虎字头的字 鼓字旁的字 养乱助变 大字旁的字 门义 光化学烟雾 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赍志而殁 描鸾刺凤 骊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