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鼓吹铙歌十五首 其五 巫山高篇

《鼓吹铙歌十五首 其五 巫山高篇》

时间: 2025-04-27 07:40:44

诗句

巫山高。

三峡峻。

青壁千寻。

深谷万仞。

崇岩冠灵林冥冥。

山禽夜响。

晨猿相和鸣。

洪波迅澓。

载折载停。

凄凄商旅之客。

怀苦情。

在昔阳九皇纲微。

李氏窃命。

宣武耀灵威。

蠢尔逆纵。

复践乱机。

王旅薄伐。

传首来至京师。

古之为国。

惟德是贵。

力战而虐民。

鲜不颠坠。

矧乃叛戾。

伊胡能遂。

咨尔巴子无放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40:44

原文展示

巫山高。三峡峻。青壁千寻。深谷万仞。崇岩冠灵林冥冥。山禽夜响。晨猿相和鸣。洪波迅澓。载折载停。凄凄商旅之客。怀苦情。在昔阳九皇纲微。李氏窃命。宣武耀灵威。蠢尔逆纵。复践乱机。王旅薄伐。传首来至京师。古之为国。惟德是贵。力战而虐民。鲜不颠坠。矧乃叛戾。伊胡能遂。咨尔巴子无放肆。

白话文翻译

巫山高耸,三峡险峻。青色的峭壁高耸入云,深谷深不可测。巍峨的山岩覆盖着神秘的森林,幽暗而深邃。夜晚,山中的禽鸟发出响声,清晨,猿猴相互呼应。汹涌的波涛时而奔腾,时而停滞。凄凉的商旅之人,心中充满苦楚。在过去的混乱时期,皇权衰微,李氏篡夺权力,宣武展现其灵威。那些愚蠢的叛逆者,再次陷入混乱的机缘。王师进行轻度的征伐,叛逆者的首级被传送到京城。古代治国,唯有德行是尊贵的。通过战争虐待人民,很少有不失败的。更何况是叛逆,他们怎能成功?告诫巴地的子民,不要放肆。

注释

  • 巫山高:指巫山高耸。
  • 三峡峻:三峡地区地势险峻。
  • 青壁千寻:青色的峭壁高耸入云。
  • 深谷万仞:深谷深不可测。
  • 崇岩冠灵林冥冥:巍峨的山岩覆盖着神秘的森林,幽暗而深邃。
  • 山禽夜响:夜晚,山中的禽鸟发出响声。
  • 晨猿相和鸣:清晨,猿猴相互呼应。
  • 洪波迅澓:汹涌的波涛时而奔腾,时而停滞。
  • 凄凄商旅之客:凄凉的商旅之人。
  • 怀苦情:心中充满苦楚。
  • 在昔阳九皇纲微:在过去的混乱时期,皇权衰微。
  • 李氏窃命:李氏篡夺权力。
  • 宣武耀灵威:宣武展现其灵威。
  • 蠢尔逆纵:那些愚蠢的叛逆者。
  • 复践乱机:再次陷入混乱的机缘。
  • 王旅薄伐:王师进行轻度的征伐。
  • 传首来至京师:叛逆者的首级被传送到京城。
  • 古之为国:古代治国。
  • 惟德是贵:唯有德行是尊贵的。
  • 力战而虐民:通过战争虐待人民。
  • 鲜不颠坠:很少有不失败的。
  • 矧乃叛戾:更何况是叛逆。
  • 伊胡能遂:他们怎能成功?
  • 咨尔巴子无放肆:告诫巴地的子民,不要放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何承天(370年-447年),字彦德,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他曾任宋武帝刘裕的参军,后为宋文帝刘义隆的尚书左仆射。何承天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尤其擅长写诗和赋。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何承天的《鼓吹铙歌十五首》中的一首,创作于南北朝时期。当时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诗中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叛逆者的警示。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巫山的高耸和三峡的险峻为背景,描绘了深谷、峭壁、山禽、猿猴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幽深、神秘的氛围。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隐喻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作者通过对“李氏窃命”和“蠢尔逆纵”的批判,表达了对叛逆者的强烈不满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最后,作者以“古之为国,惟德是贵”为结,强调了德行的重要性,警示巴地的子民不要放肆,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巫山高。三峡峻。:开篇即点明巫山的高耸和三峡的险峻,为全诗奠定了雄浑的基调。
  2. 青壁千寻。深谷万仞。:进一步描绘了巫山的峭壁和深谷,形象生动。
  3. 崇岩冠灵林冥冥。:用“崇岩”和“灵林”形容山岩的高大和森林的神秘。
  4. 山禽夜响。晨猿相和鸣。:通过山禽和猿猴的鸣叫,增添了山中的生机和神秘感。
  5. 洪波迅澓。载折载停。:描绘了波涛的汹涌和停滞,象征着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6. 凄凄商旅之客。怀苦情。:表达了商旅之人的凄凉和苦楚,反映了人民的苦难。
  7. 在昔阳九皇纲微。:回顾了过去的混乱时期,皇权衰微。
  8. 李氏窃命。宣武耀灵威。:批判了李氏的篡权和宣武的暴政。
  9. 蠢尔逆纵。复践乱机。:对叛逆者的愚蠢和混乱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10. 王旅薄伐。传首来至京师。:描述了王师对叛逆者的征伐,叛逆者的首级被传送到京城。
  11. 古之为国。惟德是贵。:强调了德行的重要性,是全诗的中心思想。
  12. 力战而虐民。鲜不颠坠。:指出通过战争虐待人民,很少有不失败的。
  13. 矧乃叛戾。伊胡能遂。:进一步强调了叛逆者的失败。
  14. 咨尔巴子无放肆。:告诫巴地的子民,不要放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壁千寻”比喻峭壁的高耸,“深谷万仞”比喻深谷的深邃。
  • 拟人:如“山禽夜响”和“晨猿相和鸣”赋予山禽和猿猴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巫山高。三峡峻。”和“青壁千寻。深谷万仞。”等句式工整,对仗严谨。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巫山和三峡的描绘,隐喻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作者通过对叛逆者的批判,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德行的重视。诗的最后,作者以“古之为国,惟德是贵”为结,强调了德行的重要性,警示巴地的子民不要放肆,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巫山高:象征着高耸和险峻。
  • 三峡峻:象征着地势的险峻。
  • 青壁千寻:象征着峭壁的高耸。
  • 深谷万仞:象征着深谷的深邃。
  • 崇岩冠灵林冥冥:象征着山岩的高大和森林的神秘。
  • 山禽夜响:象征着山中的生机和神秘感。
  • 晨猿相和鸣:象征着山中的生机和神秘感。
  • 洪波迅澓:象征着波涛的汹涌和停滞,隐喻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 凄凄商旅之客:象征着商旅之人的凄凉和苦楚,反映了人民的苦难。
  • 李氏窃命:象征着篡权和暴政。
  • 蠢尔逆纵:象征着叛逆者的愚蠢和混乱。
  • 王旅薄伐:象征着王师对叛逆者的征伐。
  • 古之为国:象征着古代治国的原则。
  • 惟德是贵:象征着德行的重要性。
  • 力战而虐民:象征着通过战争虐待人民。
  • 矧乃叛戾:象征着叛逆者的失败。
  • 咨尔巴子无放肆:象征着对巴地子民的告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巫山高。三峡峻。”描绘了什么景象?

    • A. 平原的广阔
    • B. 山脉的高耸
    • C. 河流的宽广
    • D. 森林的茂密
  2. 诗中“青壁千寻。深谷万仞。”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比喻
    • B. 拟人
    • C. 对仗
    • D. 排比
  3. 诗中“在昔阳九皇纲微。”指的是什么时期?

    • A. 太平盛世
    • B. 混乱时期
    • C. 战争时期
    • D. 和平时期
  4. 诗中“李氏窃命。”指的是谁?

    • A. 李广
    • B. 李斯
    • C. 李渊
    • D. 李自成
  5. 诗中“古之为国。惟德是贵。”强调了什么?

    • A. 武力
    • B. 德行
    • C. 财富
    • D. 权力

答案

  1. B
  2. C
  3. B
  4. C
  5.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同样描绘了高山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 李白《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诗词对比

  • 何承天的《巫山高篇》与杜甫的《登高》都描绘了高山的景象,但何承天的诗更多地反映了社会动荡和人民的苦难,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作者个人的感慨。
  • 何承天的《巫山高篇》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何承天的诗更多地隐喻了社会的动荡,而李白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何承天诗集》:收录了何承天的全部诗作,是研究何承天诗歌的重要资料。
  • 《南北朝诗选》:收录了南北朝时期的优秀诗作,有助于了解当时的文学风貌。
  • 《古诗源》:收录了从先秦到南北朝的优秀诗作,是研究古代诗歌的重要参考书。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石秀叔城归卜邻 俞荪墅示以杂兴四首乃用危骊塘所次唐子西韵 次韵西山寺主僧清月 送邑宰丁溉之解任置酒取别因赋示 到梅山处三首 云西已矣江东漕司绣春园柱閒诗尚存因次韵以 答直学士院见访 次单君范袖来汪西皋所譔咏秋十章以示因和之 良月二十一日郡庠置酒炉亭劳余出山且取子美 汪日宾真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植物性神经 万象更新 龛暴 审乐 面字旁的字 鱼字旁的字 迍邅之世 邑字旁的字 黄卷青灯 人给家足 魚字旁的字 相袭 髟字旁的字 一人敌 少吃没穿 包含老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