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6:22
离霅溪感事献郑员外
作者:吴融(唐代)
足恨饶悲不自由,
萍无根蒂水长流。
庾公明月吟连曙,
谢守青山看入秋。
一饭意专堪便死,
千金诺在转难酬。
云沈鸟去回头否,
平子才多好赋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与对世事的感慨。诗人感到深深的遗憾和悲伤,无法得到自由,像浮萍一样没有根,任凭水流淌。庾信在明月下吟唱,谢安在青山中观秋景,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化。诗人感叹,哪怕是一顿饭的恩情也值得珍惜,然而千金的诺言在变幻中难以兑现。云层低沉,鸟儿飞去,不知何时才能回头,平子(平子是指王维)才华横溢,却也只能赋予愁苦。
作者介绍:吴融,唐代诗人,字子融,号东篱。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和田园生活,常融入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吴融离开霅溪时,因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往事的追忆而作。诗中流露出对世事无常和人生苦短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内心的挣扎。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抒发和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人生的深刻思考。首联“足恨饶悲不自由”直入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困境的无奈与痛苦。接着以“萍无根蒂水长流”比喻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流露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中间两联以庾信和谢安为例,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忆和对当下的无奈,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最后两联则通过对承诺与恩情的反思,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复杂,带有一种淡淡的哀伤。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自由、时间、人生变迁的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反映出唐代文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足恨饶悲不自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萍无根蒂水长流”比喻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