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客自江南话过亡友朱司议故宅

《客自江南话过亡友朱司议故宅》

时间: 2025-05-01 18:50:54

诗句

交臂多相共,风流忆此人。

海翻移里巷,书蠹积埃尘。

奉佛栖禅久,辞官上疏频。

故来分半宅,惟是旧交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0:54

原文展示:

交臂多相共,风流忆此人。
海翻移里巷,书蠹积埃尘。
奉佛栖禅久,辞官上疏频。
故来分半宅,惟是旧交亲。

白话文翻译:

在往来交集中,我们曾经多次相遇,心中不禁怀念这位风流之人。生活的变迁如同海浪般翻滚,曾经的街巷已然改变,书籍因岁月的积累而蒙上了厚厚的尘埃。曾经我在佛前修禅已久,辞官后上疏请求的次数也不少。如今回到这里,只剩下这半个宅子,唯有旧友让人感到亲切。

注释:

  • 交臂:在此指人与人关系的亲密和频繁接触。
  • 风流:形容人风采出众,气度不凡。
  • 海翻:比喻世事变迁之快。
  • 书蠹:指书籍的虫害,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书籍的破败。
  • 奉佛:指供奉佛教,修行之意。
  • 栖禅:在此指隐居修行。
  • 辞官:指辞去官职。
  • 上疏:指向上级上书,请求或建议。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奉佛”和“辞官”反映了唐代士人对官场与宗教的选择与挣扎。许多文人因政治原因选择隐居,修禅养性,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逃避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包佶,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人际关系,具有一定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与亡友朱司议故宅相聚之际,借故宅之景抒发对亡友的怀念,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描绘与亡友朱司议的交往回忆,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切怀念。首句用“交臂多相共”引入,强调了二人间频繁的交往,紧接着用“风流忆此人”表达对友人的仰慕与思念。诗中“海翻移里巷”以海浪的翻滚形象,暗喻时光的流逝与环境的变迁,令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友谊的珍贵。随着对友人生活状态的回顾,诗人反思自己的选择,既有对佛教修行的向往,也有对官场的厌倦,体现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与探索。

整首诗的基调中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感慨,最后以“故来分半宅”收尾,点明了与旧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人在面对时间流逝、环境变化时,仍旧珍视与友人的旧情,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于友情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交臂多相共:常常在一起,表示关系密切。
    2. 风流忆此人:怀念这位杰出之士,强调对友人的赞美。
    3. 海翻移里巷:比喻生活环境的变化,强调时间的流逝。
    4. 书蠹积埃尘:书籍因岁月而损坏,象征知识的流逝。
    5. 奉佛栖禅久:指长期在佛前修行,反映诗人的内心追求。
    6. 辞官上疏频:频繁上书请求,表现对官场的不满。
    7. 故来分半宅:回到故宅,感慨与旧友的亲密关系。
  •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海翻移里巷”)、对仗(“奉佛栖禅久,辞官上疏频”)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达效果。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亡友的怀念,反映了对友情的珍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对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交臂:象征亲密的人际关系。
  • 海翻:象征时间与环境的变迁。
  • 书蠹:象征知识的损耗与时间的无情。
  • 佛教:象征内心的追求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交臂多相共”反映了什么样的人际关系?

    • A. 疏远
    • B. 亲密
    • C. 对立
    • D. 竞争
  2. “书蠹积埃尘”中“书蠹”指的是什么?

    • A. 书法
    • B. 书籍的虫害
    • C. 书店
    • D. 书信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比较包佶的《客自江南话过亡友朱司议故宅》和王维的《送别》,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别离之感,但包佶的诗更侧重于怀旧与环境的变化,而王维则更多地表达了离别时的情感与风景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文观止》
  • 《唐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敕勒歌 陇头歌辞三首 作蚕丝 断句 王孙游 梅花落 读山海经·其一 咏荆轲 饮酒·其五 吴孙皓初童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蚿蝝 小绺 龙醢 一呼百和 巧妻常伴拙夫眠 龍字旁的字 弋字旁的字 包含谦的词语有哪些 山高路险 相探 激忿填膺 两点水的字 示字旁的字 浓妆艳质 亨奋 包含艺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戟的词语有哪些 单人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