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5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0:54
交臂多相共,风流忆此人。
海翻移里巷,书蠹积埃尘。
奉佛栖禅久,辞官上疏频。
故来分半宅,惟是旧交亲。
在往来交集中,我们曾经多次相遇,心中不禁怀念这位风流之人。生活的变迁如同海浪般翻滚,曾经的街巷已然改变,书籍因岁月的积累而蒙上了厚厚的尘埃。曾经我在佛前修禅已久,辞官后上疏请求的次数也不少。如今回到这里,只剩下这半个宅子,唯有旧友让人感到亲切。
诗中提到的“奉佛”和“辞官”反映了唐代士人对官场与宗教的选择与挣扎。许多文人因政治原因选择隐居,修禅养性,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逃避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作者介绍:包佶,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人际关系,具有一定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与亡友朱司议故宅相聚之际,借故宅之景抒发对亡友的怀念,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时光流转的感慨。
此诗通过描绘与亡友朱司议的交往回忆,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切怀念。首句用“交臂多相共”引入,强调了二人间频繁的交往,紧接着用“风流忆此人”表达对友人的仰慕与思念。诗中“海翻移里巷”以海浪的翻滚形象,暗喻时光的流逝与环境的变迁,令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友谊的珍贵。随着对友人生活状态的回顾,诗人反思自己的选择,既有对佛教修行的向往,也有对官场的厌倦,体现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与探索。
整首诗的基调中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感慨,最后以“故来分半宅”收尾,点明了与旧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人在面对时间流逝、环境变化时,仍旧珍视与友人的旧情,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于友情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海翻移里巷”)、对仗(“奉佛栖禅久,辞官上疏频”)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亡友的怀念,反映了对友情的珍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对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交臂多相共”反映了什么样的人际关系?
“书蠹积埃尘”中“书蠹”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包佶的《客自江南话过亡友朱司议故宅》和王维的《送别》,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别离之感,但包佶的诗更侧重于怀旧与环境的变化,而王维则更多地表达了离别时的情感与风景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