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3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36:57
送包佶赋得天津桥
作者: 皇甫冉
洛阳岁暮作征客,
相望依然一水间。
相思已如千年隔,
晴烟霁景满天津。
凤阁龙楼映水滨,
岂无朝夕轩车度,
其奈相逢非所亲。
巩树甘陵愁远道,
他乡一望人堪老。
君报还期在早春,
桥边日日看芳草。
在洛阳的岁末,我成为了远行的客人,
我们彼此相望却隔着一条水流。
相思之情似乎已隔了千年,
晴空万里,烟雾散去,天津的景色尽收眼底。
凤阁和龙楼倒映在水边,
难道没有早晨和夜晚的车马经过?
可惜的是,我们的相逢并不亲近。
巩树和甘陵让我忧虑遥远的路,
在他乡远望,心中不禁感到苍老。
你若回信,便是在早春,
我会在桥边日日守望芳草。
作者介绍:皇甫冉,唐代诗人,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抒发情感,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身处洛阳,思念远方的友人包佶,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在岁末时节的感伤之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岁末时节对友人包佶的思念之情,开篇即以“洛阳岁暮作征客”点明了诗人的孤独与漂泊。诗中“相望依然一水间”意象鲜明,表现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与思念的愁苦。接着“晴烟霁景满天津”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显示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欣赏与陶醉。然而,随之而来的“岂无朝夕轩车度,其奈相逢非所亲”则突显了相思的无奈与失落,尽管车马往来不断,却难以消弭心中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渴望。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巩树甘陵愁远道”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牵挂,甚至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自身的苍老。“君报还期在早春,桥边日日看芳草”则是对未来相聚的期盼与承诺,展现了诗人不屈的情感与对友谊的执着。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自然描写,结合深刻的情感抒发,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哀伤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感,反映了深厚的情谊与对未来相聚的期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晴烟霁景满天津”描述的是?
诗中提到的“巩树甘陵”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别》相比,皇甫冉的这首诗更加注重对友谊的细腻描写与情感的深邃流露,而王维则更多地通过自然景象来传达离别的苦楚。两者在意境上形成鲜明对比,均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