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喜迁莺·宿莺啼

《喜迁莺·宿莺啼》

时间: 2025-05-04 00:55:00

诗句

宿莺啼,乡梦断,春树晓朦胧。

残灯吹烬闭朱栊,人语隔屏风。

香已寒,灯已绝,忽忆去年离别。

石城花雨倚江楼,波上木兰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5:00

原文展示:

宿莺啼,乡梦断,春树晓朦胧。
残灯吹烬闭朱栊,人语隔屏风。
香已寒,灯已绝,忽忆去年离别。
石城花雨倚江楼,波上木兰舟。

白话文翻译:

黄莺在夜里啼叫,乡思梦境已断,春天的树木在晨曦中显得朦胧。
残留的灯火熄灭,紧闭着朱红的窗棂,窗外有人在说话,但却隔着屏风听不清。
香气已经凉了,灯光也已熄灭,忽然想起去年离别的情景。
石城的花雨依偎在江楼,波光上漂浮着木兰舟。

注释:

字词注释:

  • 宿莺啼:指夜晚黄莺啼叫。
  • 乡梦断:乡思的梦已经断裂,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春树晓朦胧:春天的树木在晨曦的映照下显得模糊。
  • 残灯吹烬:残留的灯火被风吹灭。
  • 朱栊:指朱红色的窗棂。
  • 香已寒:香气已然变冷,暗指情感的冷淡。
  • 石城花雨:比喻石城的花瓣如雨般飘落。
  • 木兰舟:指一种轻便的小船,常用于江河上游行。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石城花雨”可理解为描绘江南春景的意象,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延巳(约903年-960年),字景升,号云鹤,唐末五代时期的词人,以其优美的词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是“花间派”的重要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五代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因离别故乡而思乡情切,表达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离别的伤感。

诗歌鉴赏:

《喜迁莺·宿莺啼》是一首充满浓厚乡愁的词作。在这首词中,冯延巳通过描绘夜晚黄莺的啼叫和春天晨曦中的朦胧树影,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惆怅的氛围。开头即以“宿莺啼”引入,生动地展现了夜的静谧和思念的深重。接着的“乡梦断”更是将一种对故乡的思念呈现得淋漓尽致,似乎在诉说着身处异乡的孤独与失落。

在描绘具体景象时,诗人利用“残灯”和“朱栊”,展现出一种温馨而又冷清的场景,仿佛在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无奈。接下来的“香已寒,灯已绝”,则流露出一种情感上的冷却与失落,暗示着一年之前的离别情景。

最后两句“石城花雨倚江楼,波上木兰舟”则通过美丽的自然景色,寄托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对离别的无奈,以及对美好过往的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宿莺啼:夜晚黄莺的啼叫,带来寂静的夜的气氛。
  2. 乡梦断:梦中对故乡的思念已无,表达了对故乡的惋惜。
  3. 春树晓朦胧:春天的树木在清晨显得模糊,增添了神秘感和思乡情绪。
  4. 残灯吹烬闭朱栊:残留的灯光被风吹灭,窗户紧闭,象征着孤独。
  5. 人语隔屏风:窗外有人在说话,但隔着屏风,显示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6. 香已寒,灯已绝:香气已冷,灯光已灭,传达出情感的冷淡。
  7. 忽忆去年离别:突然回忆起去年离别的情景,情感跃然纸上。
  8. 石城花雨倚江楼:描绘江楼旁石城的花瓣如雨般飘落,景美而情伤。
  9. 波上木兰舟:小船漂浮在波光上,象征着对往昔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石城花雨”,将花瓣比作雨,生动形象。
  • 拟人:如“香已寒”,使香气具有人情味。
  • 对仗:如“残灯吹烬,闭朱栊”,形成了对比与平衡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思乡、离别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展开,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离别情景的无奈,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春天与生命的美好。
  • :象征温暖与陪伴,亦可代表孤独的消逝。
  • :象征着美好回忆与情感的浓烈。
  • 江楼:象征着高处的思考与对往昔的眷恋。
  • 木兰舟:象征着轻快与自由,也暗含了对过往美好生活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宿莺啼”意指:
    A. 白天的鸟鸣
    B. 夜晚的黄莺啼叫
    C. 春天的花开

  2. “香已寒,灯已绝”表现的是:
    A. 温暖的回忆
    B. 情感的冷淡
    C. 美好的未来

  3. “石城花雨”中的“花雨”象征:
    A. 春天的到来
    B. 离别的伤感
    C. 美好回忆的飘落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对往昔的追忆。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现离别与思念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比较冯延巳与李清照的作品,两者均表现了对故乡或亲人的思念,但风格上,冯延巳更为细腻含蓄,而李清照则更加直接与感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全宋词》
  • 《五代十国词》

相关查询

鹧鸪天 其二 和仲坚 鹧鸪天 赞举公 鹧鸪天 悼君冶 鹧鸪天 鹧鸪天 其七 鹧鸪天(和冠之韵) 鹧鸪天 送刘梅先先生退休回扬州 鹧鸪天·炎暑纪梦 鹧鸪天 别外子西安 鹧鸪天 其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字旁的字 言论 包含嗒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知的成语 干干净净 奬挹 铛头 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窈窕 一针见血 爻字旁的字 立字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雄诈 包含冰的成语 辛字旁的字 方底圆盖 包含铦的词语有哪些 青脸獠牙 堆金积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