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2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24:35
渔家人言傲,城市未曾到。
生理自江湖,那知城市道。
晴日七八船,熙然在清川。
但见笑相属,不省歌何曲。
忽然四散归,远处沧洲微。
或云后车载,藏去无复在。
至老不曲躬,羊裘行泽中。
渔家人自高自傲,未曾去过城市。
他们的生活本在江湖之中,哪里懂得城市的道理。
晴朗的日子里,七八只船只熙熙攘攘地在清流上游荡。
只见他们相互嬉笑,根本不知道在唱什么歌。
忽然间,众船四散而归,远处的沧洲显得渺小。
有人说后面的车子载走了他们,藏起来再也看不见。
就算老了也不屈身弯腰,仍穿着羊皮衣在泽中行走。
晁补之,字公权,号阮亭,南宋诗人,生于浙江,曾任职于朝廷,后归隐于山水之间。他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作品多描绘农村生活和渔民情怀,风格自然朴实。
这首《渔家傲》写于宋代,反映了当时渔民生活的悠闲和对城市生活的无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城市喧嚣的淡漠。
《渔家傲》通过对渔家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诗中,渔家人自高自傲,未曾涉足城市,显得格外洒脱。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渔民生活的宁静与快乐:晴日里,船只在清流上游荡,嬉笑声中充满了生机。然而,他们对于城市的无知也隐含了一种对城市生活的批判,体现了对自然和传统生活方式的珍视。
诗的后半部分,渔民们四散而归,似乎是一种归隐的象征,远处的沧洲微小而模糊,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最后一句“至老不曲躬,羊裘行泽中”则更是强调了渔家人对自由生活的坚持,即使年老也不愿屈服于世俗的压力,选择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这首诗不仅表现了渔民的生活状态,更反映了作者对自然、自由和传统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歌反映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城市生活的淡漠,传达了渔民们对自由和传统生活方式的执着,表现出一种恬淡、悠然的生活态度。
“渔家人言傲”中的“傲”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羊裘”代表什么?
诗中表现渔民对城市生活态度的句子是?
《渔家傲》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均表现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渔家傲》更强调了渔民的生活状态和对城市的无知,而《归园田居》则更加深入地探讨了田园生活的内涵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