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晁补之廖正一赠答诗

《次韵晁补之廖正一赠答诗》

时间: 2025-05-05 19:59:13

诗句

晁子抱材耕谷口,世有高贤践台斗。

顷随计吏西入关,关夫数日传车还。

封侯半属妄校尉,射虎猛将犹行间。

无因自致青云上,浪说诸公见嗟赏。

骥伏盐车不称情,轻裘肥马凤凰城。

归来作诗谢同列,句与桃李争春荣。

十年山林廖居士,今随诏书称举子。

文章宏丽学西京,新有诗声似侯喜。

君不见古来良为知音难,绝弦不为时人弹。

已喜琼枝在我侧,更恨桂树无由攀。

千里风期初不隔,独怜形迹滞河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9:59:13

原文展示

晁子抱材耕谷口,世有高贤践台斗。
顷随计吏西入关,关夫数日传车还。
封侯半属妄校尉,射虎猛将犹行间。
无因自致青云上,浪说诸公见嗟赏。
骥伏盐车不称情,轻裘肥马凤凰城。
归来作诗谢同列,句与桃李争春荣。
十年山林廖居士,今随诏书称举子。
文章宏丽学西京,新有诗声似侯喜。
君不见古来良为知音难,绝弦不为时人弹。
已喜琼枝在我侧,更恨桂树无由攀。
千里风期初不隔,独怜形迹滞河山。

白话文翻译

晁子(晁补之)抱着木材在谷口耕作,世上有高人们在竞相争斗。
不久前跟随官吏西入关中,关夫几天后才将车子送还。
封侯的名号半是虚妄的校尉,射虎的猛将仍在行间游荡。
我怎能自我高升至青云之上,白白说起那些公卿的赞赏。
骥马伏在盐车旁根本不称心,轻裘肥马在凤凰城中。
归来作诗向同列致谢,句子与桃李争春的荣光。
十年隐居在山林的廖居士,今天随诏书被称为举子。
文章宏丽的才学在西京,新作的诗声如同侯喜。
你难道不知道,自古以来良知音难寻,断弦不为时人所弹。
已然高兴琼枝在我身旁,更恨那桂树无缘攀登。
千里之遥的风期本无阻隔,唯独怜惜我孤独的身影滞留在河山。

注释

  • 晁子:指晁补之,宋代著名诗人。
  • 高贤:指有才德的人。
  • 关夫:指关口的守卫。
  • 校尉:古代军官,通常指负责校验或登记的官员。
  • 青云:比喻高升的前途。
  • 骥伏盐车:指骏马被束缚在盐车旁,象征才华被埋没。
  • 桃李争春荣:比喻诗句之美,如同桃李争相开放。
  • 廖居士:指廖正一,黄庭坚的友人。
  • 西京:指长安,古代文化中心。
  • 琼枝:美好的事物,象征着好朋友或美好的情谊。
  • 桂树:象征高洁的品德与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底,北宋著名书法家、诗人。他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人物之一,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黄庭坚的诗作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次韵晁补之廖正一赠答诗》创作于黄庭坚在山林隐居的时期,朋友晁补之赠诗以表情谊,黄庭坚回应之作则表达他对隐居生活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次韵晁补之廖正一赠答诗》充满了对人生的哲思与对友谊的珍视。诗的开头,黄庭坚以晁补之的耕作为引,展现了高贤之间的角逐和自我价值的思考。诗中多次提到“青云”、“骥伏盐车”等意象,展现了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表达了才华被埋没的无奈。

在诗的后半部分,黄庭坚通过描绘自己的隐居生活,展现了对诗歌创作的热情以及对友人廖正一的敬重。特别是提到“桃李争春荣”时,体现了他对艺术创作的追求和对同道中人的赞美。

整首诗字句精炼,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出黄庭坚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晁子抱材耕谷口,世有高贤践台斗。

    • 描述晁补之在谷口耕作,强调了世人之间的竞争与奋斗。
  2. 顷随计吏西入关,关夫数日传车还。

    • 讲述黄庭坚随官吏进入关中,体现了生活的不易与时间的流逝。
  3. 封侯半属妄校尉,射虎猛将犹行间。

    • 指出封侯的名号多是虚妄,真正的英雄仍在平凡中行走。
  4. 无因自致青云上,浪说诸公见嗟赏。

    • 表达了对自身未能高升的无奈与对他人赞赏的反思。
  5. 骥伏盐车不称情,轻裘肥马凤凰城。

    • 用“骥伏盐车”隐喻才华被埋没,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 归来作诗谢同列,句与桃李争春荣。

    • 归来后以诗作感恩,强调诗句之美与同道中人的互动。
  7. 十年山林廖居士,今随诏书称举子。

    • 提到隐居十年的廖正一,如今被朝廷提拔,反映了时局的变化。
  8. 文章宏丽学西京,新有诗声似侯喜。

    • 描绘了新作的诗歌在文学上的成就,与当时的风采相映。
  9. 君不见古来良为知音难,绝弦不为时人弹。

    • 反思知音难求,揭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共鸣。
  10. 已喜琼枝在我侧,更恨桂树无由攀。

    • 既高兴有好朋友在身边,又对无法攀登更高理想感到懊恼。
  11. 千里风期初不隔,独怜形迹滞河山。

    • 表达了对远方理想的追求,却因现实而感到孤独与滞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骥伏盐车”比喻才华被埋没。
  • 对仗:如“轻裘肥马凤凰城”与“骥伏盐车不称情”形成鲜明对比。
  • 排比:多次用“无因”、“已喜”等句式,增强情感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黄庭坚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对友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展示了他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追求。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他仍旧坚持着自我的信念,体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怀与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杰出人才。
  • 青云:理想与高升的象征。
  • 桃李:象征着诗歌的美好与成就。
  • 桂树:象征高洁的理想与追求。
  • 琼枝:象征朋友情谊的美好。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使得情感更加深邃,展现出了黄庭坚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骥伏盐车”意指: A. 才华被埋没
    B. 高升的理想
    C. 朋友的陪伴
    D. 贫穷的生活

  2. “君不见古来良为知音难”的意思是: A. 知音难求
    B. 朋友众多
    C. 理想容易实现
    D. 诗歌难写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 A. 对朋友的赞美
    B. 对人生的感慨与理想的追求
    C.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D. 对社会的批判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描写自然与人生的哲理。
  • 《春望》(杜甫):对现实时局的感慨与思考。
  • 《赠汪伦》(李白):表达友谊与离别之情。

诗词对比

  • 《望岳》(杜甫)与《次韵晁补之廖正一赠答诗》:两首诗都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杜甫更侧重于对自然的描绘,而黄庭坚则更多地探讨了人际关系与自我价值。

通过这些比较,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黄庭坚的诗歌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题坡公赠郑介夫诗三首 宋侯和灯夕诗再用韵二首 转调二郎神/二郎神 南唐一首 溪庵种蓻六言八首 蒙仲书监通守温陵以戴尚书肖望李内翰元善尝 夏旱四首 九月初十日值宿玉堂七绝 送陈郎玉汝之官二首 送真舍人帅江西八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粝食粗餐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昆火 阳季 鱼字旁的字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子字旁的字 结舌杜口 包含题的词语有哪些 兀字旁的字 包含叩的成语 拖泥带水 都府 弃餐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丶字旁的字 死伤枕藉 反文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