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0:2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0:23:40
南岳万年松
作者: 徐照 〔宋代〕
所高无二丈,盘折数枝悬。
两树死一树,多年言万年。
节坚全化石,根蠹半盛泉。
便可招琴悟,相同把笔传。
这棵松树的高度不超过两丈,树枝盘旋着悬挂着。
有两棵树死去了一棵,多年来人们都说这棵松树能活到万年。
它的树节坚硬得像石头,根部却有虫蛀,半是泉水滋润。
只要能招来琴声,就能领悟其中的道理,将这份智慧传承下去。
诗中提到的“万年松”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松树象征长寿、坚韧有关。松树在古代被认为是高洁的象征,常与文人雅士联系在一起。由于松树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长,常被视为坚韧不拔的精神代表。
徐照,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观和对生命的感悟,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
《南岳万年松》创作于作者游历南岳时,感受到松树的生机与坚韧,因而写下此诗,表达对自然的敬仰和对生命不息的思考。
《南岳万年松》是一首充满自然哲理的诗作,徐照通过描绘南岳的松树,展现了松树的高大、坚韧与生命力。这棵松树不仅是自然的象征,也是作者情感的寄托。诗中“所高无二丈”展现了松树的形态,而“盘折数枝悬”则以生动的描写使树木的形象跃然纸上,读者仿佛能看到那摇曳的树枝。
诗的后半部分则引入了生命的哲理,提到的“节坚全化石”象征着松树的坚韧与不屈,而“根蠹半盛泉”则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坚强并存。最后两句通过“招琴悟”和“把笔传”,强调了智慧的传承,表明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密切关系。
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展示了徐照作为宋代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思想深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松树,表现了生命的坚韧与智慧的传承,以及自然与人之间的深刻联系,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仰。
诗中提到松树的高度是多少?
A. 一丈
B. 二丈
C. 三丈
D. 四丈
诗中“节坚全化石”中的“节”指的是什么?
A. 树干
B. 树枝
C. 树节
D. 树根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
A. 人与自然的关系
B. 生命的脆弱
C. 智慧的传承
D. 自然景观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