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入湘二首

《入湘二首》

时间: 2025-07-28 11:06:40

诗句

入湘无浊水,天亦悯忠臣。

阴结鱼龙气,香闻兰杜春。

高吟方有思,静望忽伤神。

舟上多渔父,应无似昔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1:06:40

原文展示:

《入湘二首》
作者: 徐照

入湘无浊水,天亦悯忠臣。
阴结鱼龙气,香闻兰杜春。
高吟方有思,静望忽伤神。
舟上多渔父,应无似昔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进入湘江时的感受。他看到这里的水清澈,没有污浊之气,仿佛连上天也对忠臣抱有怜悯之情。水中仿佛蕴藏着鱼龙的气息,春天的香气飘散着兰花和杜若的芬芳。他在高声吟唱时,心中才有了思绪,而静静地望着远方,忽然感到一阵伤感。船上的渔夫多如昔日,但他们的生活似乎与过去有所不同。


注释:

字词注释:

  • :湘江,湖南省的主要河流。
  • 无浊水:指水清澈无污染。
  • :怜悯、同情。
  • 阴结:指气候阴沉,气息聚集。
  • 鱼龙气:水中生物的气息,象征生机。
  • 香闻:香气扑鼻。
  • 高吟:高声吟唱。
  • 伤神:心中感到忧伤。
  • 舟上多渔父:舟上有很多捕鱼的人。
  • 昔人:指过去的人,暗指老一辈的渔夫。

典故解析:

  • 忠臣:古代对忠心耿耿的臣子的称呼,常用来表现忠义之情。
  • 兰杜春:兰花和杜若在古代文学中常象征清新与高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照,宋代诗人,出身于士族,文学修养深厚。其诗作多以自然景物、人生感悟为题材,风格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入湘二首》是徐照在游历湘江时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忠臣理想的追求。此时正值社会变迁,诗人通过自然描写抒发了对昔日渔夫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徐照的《入湘二首》通过清澈的湘江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首句“入湘无浊水”不仅描绘了湘江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清澈与纯净,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接下来的“天亦悯忠臣”,则引入了历史的沉重感,诗人将自然景观与忠臣的情感结合,表现了他对忠臣遭受误解而受到的同情。

“阴结鱼龙气,香闻兰杜春”,这两句通过描绘气息和香气,勾勒出湘江春日的生机与繁荣,突显了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力量。然而,随着高吟而来的思绪和静望的伤感,诗人似乎在感叹时光流逝,昔日的渔夫和他们的生活已不可复得。最后一句“舟上多渔父,应无似昔人”更是点明了诗中的怀旧情怀,表明虽然渔夫依然存在,但他们的生活状态却已不同于往昔。

全诗在清新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思考之间游走,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反思,具有深远的意境和浓厚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入湘无浊水:进入湘江,河水清澈。
  • 天亦悯忠臣:上天也对忠臣感到怜悯,暗指历史上忠臣遭遇的不公。
  • 阴结鱼龙气:天气阴沉,水中似乎聚集着生物的气息。
  • 香闻兰杜春:春天的香气弥漫,兰花和杜若的芬芳扑鼻而来。
  • 高吟方有思:高声吟唱时,心中才有了思绪。
  • 静望忽伤神:静静地望着远方,忽然感到忧伤。
  • 舟上多渔父:船上有很多渔夫。
  • 应无似昔人:他们的生活与过去的人相比,似乎有很大不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与忠臣的情感相联系,体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融合。
  • 拟人:将天与忠臣的感情拟人化,表现了历史的深度。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如“高吟方有思,静望忽伤神”,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湘江的自然之美和渔父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忠臣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变迁的感慨,体现了对历史的思索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湘江:象征自然的清新与生命的活力。
  • 忠臣:象征忠诚与理想,反映历史的沉重。
  • 鱼龙气:象征生机与繁荣,体现自然的气息。
  • 兰杜:象征高雅与春天的生机,具有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无浊水”指的是什么?

    • A. 清澈的水
    • B. 污浊的水
    • C. 河边的泥土
    • D. 沼泽地
  2. “高吟方有思”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 A. 只有高声吟唱才能产生思绪
    • B. 只有静静的思考才能有高声吟唱
    • C. 思绪和吟唱没有关系
    • D. 高声吟唱会让人失去思绪
  3. 诗中提到的“渔父”指的是什么?

    • A. 渔民
    • B. 渔船
    • C. 鱼
    • D. 水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 《江雪》 - 柳宗元

诗词对比:
《入湘二首》与柳宗元的《江雪》均描绘了自然景观,但徐照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对历史的思考与人文情感,而柳宗元的《江雪》则更侧重于孤寂与清冷的意境,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

相关查询

双燕儿 戏拈叠字,率成 双燕儿 次张子野韵 双燕儿 凤池吟 春冰 凤池吟·题励滋大郊居图小照 凤池吟 和方子论词 太平时 溯流纳溪舟,宿玉林寺。忆昔刘参之与弟承之、梁腾实相送至此,参之、腾实墓已宿草,感怆赋 太平时七首 其三 花幕暗 太平时 起云峰 太平时 春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炊金馔玉 引预 足字旁的字 束帛加璧 亅字旁的字 稽古振今 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言语妙天下 料高 氏字旁的字 霜鸦 厌极 暴虐无道 商官 大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包含孰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