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12: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12:59
巫山高
作者: 王融 〔南北朝〕
想象巫山高,薄暮阳台曲。
烟霞乍舒卷,蘅芳时断续。
彼美如可期,寤言纷在属。
怃然坐相思,秋风下庭绿。
这首诗描绘了巫山的高峻与美丽,作者在薄暮时分想象着山的轮廓。烟雾与霞光时而涌现,时而消散,仿佛在诉说着什么。那位美丽的女子仿佛就在眼前,夜深人静时她的言语仍在耳边回响。作者怅然若失地坐着,思念之情随秋风涌入庭院,绿意依旧。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巫山不仅是一个地理名词,还是许多古代文人歌咏的对象,常与爱情、思念相联系。诗中提到的“彼美”可能暗指王融心中的理想化女性,反映了古代诗歌中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作者介绍:
王融,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作品多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
《巫山高》写于南北朝动荡时期,作者或许因身处乱世而生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思念,通过描绘巫山之美,寄托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巫山高》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整首诗通过巫山的高峻景色引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与感伤。首句“想象巫山高”便直接切入主题,展示了诗人对巫山的向往与遐想。接下来的描写则更为细腻,尤其是“烟霞乍舒卷,蘅芳时断续”,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仿佛在描绘着一幅幅流动的画面。
诗中“彼美如可期”一句,透露出诗人对理想爱情的渴望与期待。这里的“美”不仅是对山的赞美,更是对心中理想女性的投射,显示出一种内心的矛盾——既有对美好的向往,也有因无法相见而生出的失落。
最后一联“怃然坐相思,秋风下庭绿”,则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秋风带来的凉意与庭院中的绿意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心中的孤独与思念,展现了深邃的情感。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非常成功,既有自然的美,又融入了人情的温度,体现了王融诗歌的独特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理想爱情的追求,表现了人对自然与情感的思考,寄托了诗人深刻的情感。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诗词测试:
巫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理想的爱情
C. 失落的情感
D. 以上皆是
“烟霞乍舒卷”中的“烟霞”指的是什么?
A. 云和雾
B. 夕阳
C. 山的轮廓
D. 诗人的情感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喜悦
B. 失落
C. 期望与思念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融的《巫山高》相比,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色,但其情感更加奔放,表现出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思考。两者都运用了自然景观,但情感基调和所寄托的意图略有不同。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古诗词的背景、风格及其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