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古柏

《古柏》

时间: 2025-05-07 18:22:07

诗句

手植知何代,年齐偃盖松。

结根生别树,吹子落邻峰。

古干经龙嗅,高烟过雁冲。

可佳繁叶尽,声不碍秋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22:07

原文展示:

手植知何代,年齐偃盖松。
结根生别树,吹子落邻峰。
古干经龙嗅,高烟过雁冲。
可佳繁叶尽,声不碍秋钟。

白话文翻译:

这棵古老的柏树是我亲手种下的,不知是什么时代的树,年岁与那偃盖的松树相当。它的根系与其他树木交错相生,树叶在微风中飘落,散落到邻近的山峰上。古老的树干能经得起龙的嗅探,浓烟高高地飘过大雁飞翔的地方。尽管繁茂的叶子已经凋零,但它发出的声音并不影响秋钟的敲响。

注释:

  • 手植:自己种植。
  • 知何代:不知道是什么时代的。
  • 年齐:年岁相当。
  • 偃盖松:一种松树,形状像是被压倒一样。
  • 结根生别树:其根系与其他树木相互交错生长。
  • 吹子:指风吹过。
  • 高烟:指浓烟高高升起。
  • 过雁冲:烟雾越过飞翔的雁。
  • 可佳:非常好。
  • 繁叶尽:繁茂的树叶已经凋零。
  • 声不碍秋钟:发出的声音不影响秋天的钟声。

典故解析:

“经龙嗅”中的“龙”可能是古代神话中的神兽,代表着力量与神秘。而“秋钟”则是指秋天的钟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换,古柏在秋钟声中却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存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洞,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风格以自然和人生哲理见长,常常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表达深刻的情感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表现了对古老柏树的热爱与感慨,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生命、时间的思考与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古柏》通过描绘一棵古老的柏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与对生命的哲思。这棵树不仅是一种植物,更是时间的见证者,承载着岁月的痕迹。诗中“手植知何代”一句,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种植柏树的行为象征着对生命的关怀与传承。

“年齐偃盖松”暗示着这棵树的悠久历史,柏树与松树并列,展现了它们的共同生存环境与岁月的平衡。接下来的“结根生别树”,则进一步强调了树木之间的相互依存,象征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古干经龙嗅”一句,描绘了古树的坚韧与生机,古老的树干在风中摇曳,似乎能够与龙这种神兽产生共鸣,强调了自然的神秘与力量。而“高烟过雁冲”则呈现出一种动感,浓烟与飞鸟的交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瞬息万变。

整首诗在最后以“可佳繁叶尽,声不碍秋钟”收尾,虽说树叶已落,但其存在的声音依然在,未曾因季节的变换而消失。这种对生命的坚韧与执着,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及生命的深刻理解,给予读者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手植知何代:诗人亲手栽种的古柏,令人思考这棵树的历史。
  • 年齐偃盖松:这棵古柏的年纪与另一种松树相当,暗示它的悠久。
  • 结根生别树:柏树的根系与其他树木相互交错,象征着生命的交错与联系。
  • 吹子落邻峰:微风中,树叶飘落到邻近的山峰,展现出自然的动态。
  • 古干经龙嗅:古老的树干能够承受时间的考验,体现了树的坚韧。
  • 高烟过雁冲:高高升起的烟雾与飞鸟交错,象征着生命的瞬息万变。
  • 可佳繁叶尽,声不碍秋钟:尽管叶子已落,树的存在依然,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古柏的存在比作时间的见证。
  • 拟人:古干与龙的嗅探,赋予自然以人性。
  • 对仗:句子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生命的坚持与时间的流逝,通过古柏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然的敬仰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柏:象征着坚韧与长寿,代表着时间的积淀。
  • 秋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化。
  • :代表着力量与神秘,暗示自然的伟大与不可预测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洞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古干”指的是什么? A. 古树的树干
    B. 古老的干草
    C. 古代的干粮

  3. “声不碍秋钟”意味着什么? A. 声音会打扰秋天的钟声
    B. 声音与秋天的钟声无关
    C. 秋天的钟声已经消失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古柏》与《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古柏》更多地反映了时间与生命的哲理,而《鹿柴》则强调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粗略解读:

李洞的《古柏》通过古树的描写,传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自然的敬仰,而王维的《鹿柴》则以宁静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二者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哲理的探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李洞研究》

相关查询

桂岫晴岚 梧峰夕照 和美周黎先生过张二乔故居 其二 和美周黎先生过张二乔故居 其一 奉和刘采访缙云南岭作 四时田家乐 使金 东京道上口占 望江南(四) 望江南(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求羊 母字旁的字 微言精义 二字旁的字 韦布匹夫 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厂字头的字 染逮 远迁 吞声饮恨 盲翁扪钥 肉字旁的字 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笔头 枉直随形 豸字旁的字 亮花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