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2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9:15
长亭柳色鹅儿黄,花事欲动春风香。
佩觹径趋白玉堂,淋漓翰墨孤凤翔。
黑头相公紫微郎,金貂玉鱼垂两珰。
携立螭陛穿鵷行,至尊龙飞御明光。
催班赐见清跸长,天颜喜动絺绣裳。
宫花绫织云锦章,殿前拜舞籍奉常。
跨马入省繙缣缃,读书昼静珠琅琅。
风日不到蓬山傍,文字零落冰雪肠。
要令汗竹俱流芳,子岂不见晏与杨。
铜根铁干森秋霜,万牛挽之供栋梁。
在长亭旁,柳树的颜色像鹅毛一样黄,花儿似乎在春风中准备绽放,散发着香气。佩戴着华丽的饰品,走向白玉堂,笔墨淋漓,仿佛孤凤在翱翔。
黑头相公与紫微郎,两人都佩戴着金貂和玉鱼的饰品,显得格外华贵。携手并肩,走在龙形的陛下,至尊的龙飞在明亮的光辉中。
催促班级,期待清明的朝见,天子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穿着绣花的衣裳。宫殿的花朵与绫织的云锦交相辉映,殿前的舞者在为常侍而舞。
骑马走入朝省,翻阅着缣帛,书声琅琅,日间的安静如珠般悦耳。风日不曾到蓬山身旁,文字似乎在冰雪中零落。
我希望让汗竹之名流芳百世,难道你看不到晏婴与杨意?铜根铁干在秋霜中显得森严,万牛拉着它,支撑起栋梁。
作者介绍:方岳,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常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他的诗作多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怀与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方岳送别童子卢亲国赴京参加科举考试之际,表达了对卢亲国的祝福与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读书人的重视与期盼。
《送童子卢亲国试玉堂》是一首充满生气与希望的诗。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官场的繁华。开篇长亭的柳色与花香,传达出春天的美好,象征着年轻人对未来的渴望与憧憬。
接着,诗人通过描绘白玉堂、翰墨孤凤等意象,展现出科举考试的严肃与荣耀,表现出对卢亲国的期待与祝福。诗中提到的“黑头相公紫微郎”,则是对高官地位的向往,体现出古代文人对功名的追求。
在后半部分,诗人对读书人的生活描绘,体现了他们的勤奋与清白,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尤其是“风日不到蓬山傍,文字零落冰雪肠”,表达了对科举道路艰辛的感慨,以及对才子佳人的期盼。
整首诗既有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也有对现实的深刻观察,展现了方岳作为文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科举的期待、对读书人的祝福,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对科举制度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容,更加深了其中的哲理与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白玉堂”象征什么?
A. 官场
B. 学术殿堂
C. 春天
诗中“孤凤翔”指代什么?
A. 高官
B. 人才
C. 春天的鸟
诗歌的主题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祝愿?
A. 财富
B. 科举与未来
C. 自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