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5:23
拌擞嚣尘上翠微,旁溪寺上坐题诗。
忽闻啼鸟不知处,细看好山无厌时。
风扫云烟开远景,人携香火谒丛祠。
客来千里登临意,说与时人未必知。
在喧嚣的尘世中,我登上了青翠的山峰;
在旁边的溪水边,寺庙中我静坐题诗。
忽然听到鸟儿在鸣叫,但不知道它们在哪里;
细细打量,青山美景让我流连忘返,无尽的欣赏。
微风吹散了云烟,远处的景色愈加开阔;
人们携带香火来祭拜山中的神祇。
远道而来的客人,登高望远的情怀,
却不一定能和当今的人们分享这份心境。
戴复古(生卒年不详),字宗干,号复古,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题材多样,特别擅长描绘山水与自然,常通过个人的感悟与思考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登上乌聊山时,表达了他在自然中得到的宁静与思考。在喧嚣的社会中,诗人通过登高望远,体会到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关系,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
《乌聊山登览》以其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在喧嚣尘世中寻求内心宁静的渴望。全诗通过对登山过程的描写,展现了内心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赞美。诗的开头以“拌擞嚣尘上翠微”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世俗的宁静山林。接着,诗人通过“旁溪寺上坐题诗”,展示了他在自然中创作的情景,表达了人与自然相融的美好。
“忽闻啼鸟不知处”一句,描绘了自然的声音和鸟鸣的幽远,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而又美丽的氛围;而“细看好山无厌时”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景色的迷人,令诗人流连忘返。接下来的“风扫云烟开远景”,展现了开阔的视野和清新的空气,仿佛让人感受到一种解脱和自由。
最后两句“客来千里登临意,说与时人未必知”,强调了诗人将这份超脱的心境与世人分享的无奈,暗示了当今人们可能无法理解这种来自自然的深邃体验。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社会风气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真实生活的追求与思考。
这首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和对仗等。比如“风扫云烟”中,风被拟人化,表现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描绘;诗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和美感,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技巧。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自然的美景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人通过山水的描绘,展示了他对自然的深情以及对当代人生活状态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寺庙位于何处?
A. 山顶
B. 旁溪边
C. 大街上
答案:B
诗人听到的鸟鸣是在哪里?
A. 树上
B. 不知处
C. 河边
答案:B
诗中“风扫云烟”的意象表现了什么?
A. 自然的变化
B. 人的感情
C. 生活的烦恼
答案:A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戴复古的《乌聊山登览》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超脱。王维的作品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戴复古则更多地表达出一种哲理思考和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