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用斯远韵寄赵湖州三首 其一

《用斯远韵寄赵湖州三首 其一》

时间: 2025-04-27 06:41:03

诗句

窜迹穷阎底,求交四海中。

为怀黄阁老,长咏白蘋风。

远禄宁堪藉,吾身未适终。

何山道场麓,政尔属君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41:03

原文展示:

窜迹穷阎底,求交四海中。 为怀黄阁老,长咏白蘋风。 远禄宁堪藉,吾身未适终。 何山道场麓,政尔属君公。

白话文翻译:

隐匿行迹于偏僻之地,却寻求与四海之内的朋友交往。 因为怀念黄阁老,长久地吟咏着白蘋风的诗句。 远离官禄岂能依赖,我自身尚未找到最终的归宿。 何山的道场山麓,正是属于您的管辖之地。

注释:

  • 窜迹:隐匿行迹。
  • 穷阎:偏僻的地方。
  • 黄阁老:指高官,这里可能指某位尊敬的长者或官员。
  • 白蘋风:指诗句或诗风,蘋风可能指清新自然的风格。
  • 远禄:远离官禄,指不依赖官职俸禄。
  • 未适终:尚未找到最终的归宿或目标。
  • 何山道场麓:何山的一个道场(修行之地)的山麓。
  • 政尔:正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诗是赵蕃用斯远的韵脚写给赵湖州的三首诗中的第一首,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赵蕃隐居期间所作,他当时可能因为政治原因或其他个人原因选择了隐居生活,但内心仍然渴望与外界的朋友交流和沟通。诗中提到的“黄阁老”可能是他怀念的一位重要人物,而“白蘋风”则是他对自己诗风的自喻。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赵蕃在隐居生活中的复杂情感。首句“窜迹穷阎底,求交四海中”揭示了他隐匿行迹的同时,内心却渴望与四海之内的朋友交往,显示了他内心的矛盾和孤独。第二句“为怀黄阁老,长咏白蘋风”表达了他对某位尊敬的长者的怀念,并通过“白蘋风”自喻自己的诗风清新自然。后两句“远禄宁堪藉,吾身未适终。何山道场麓,政尔属君公”则反映了他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表达了对赵湖州的期待和信任。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赵蕃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 首句通过“窜迹”和“穷阎”描绘了隐居的孤独和偏僻,而“求交四海中”则表达了内心的渴望和对外界的向往。
  • 第二句中的“黄阁老”和“白蘋风”分别代表了怀念和自喻,情感丰富。
  • 第三句“远禄宁堪藉,吾身未适终”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
  • 末句“何山道场麓,政尔属君公”则是对赵湖州的期待和信任,希望对方能理解和支持自己。

修辞手法:

  • 比喻:“白蘋风”比喻自己的诗风。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窜迹”对“求交”,“远禄”对“吾身”。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隐居生活中的孤独和对友情的渴望,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通过怀念和期待,诗人展现了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 “窜迹穷阎底”:隐居的孤独和偏僻。
  • “白蘋风”:清新自然的诗风。
  • “何山道场麓”:修行之地的宁静和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黄阁老”指的是什么? A. 高官 B. 诗人 C. 朋友 D. 隐士

  2. “白蘋风”在诗中比喻什么? A. 诗风 B. 风景 C. 心情 D. 生活

  3. 诗的末句“何山道场麓,政尔属君公”表达了对谁的期待? A. 黄阁老 B. 赵湖州 C. 斯远 D. 自己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赵蕃的其他隐居诗作,如《隐居》等。
  • 其他宋代诗人的隐居诗,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

诗词对比:

  • 赵蕃的隐居诗与陆游的隐居诗在情感表达和风格上有何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赵蕃诗集》
  • 《宋代隐逸文化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偪仄 重经昭陵 哭李尚书(之芳) 提封 黄鱼 少年行二首 其二 独酌 青阳峡 路逢襄阳杨少府入城戏呈杨员外绾 怀锦水居止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就职视事 囊血射天 散爵 牝城 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臣字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耂字旁的字 跅弛不羁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鼎字旁的字 返虚入浑 褒采一介 凤跄 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王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