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5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59:08
哀通泉李佥判
作者: 度正 〔宋代〕
丰基根也厚,枝叶固其庞。
地域云梦九,天街石笋双。
圭璋沉下国,桃李烂他邦。
寂寞涪江上,闻风意已降。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李佥判的哀悼之情。诗人以丰厚的根基比喻李氏的德行,枝叶繁茂则象征他的才华与影响力。提到“云梦九”,指的是李佥判的故乡及其出色的地方;“天街石笋双”描绘了他所生活的环境清幽而美丽。接着,诗人提到“圭璋沉下国”,暗指李佥判的才华在国家中被埋没,而“桃李烂他邦”则说明他的教学和影响力在他乡绽放。最后,诗人感到孤寂,在涪江之上听到风声,似乎已经感受到李佥判的精神已然降临。
这首《哀通泉李佥判》以其独特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层次,展现了诗人对李佥判的深切哀悼。诗的开头通过描绘李佥判丰厚的根基与广大的枝叶,生动地展现了他在政治与文化上的巨大影响力。这种生动的比喻不禁让人联想到李佥判的德行与才华,如同参天大树般的庇护与滋养。
接下来,诗人提到“云梦九”,不仅是在地理上追溯李佥判的故乡,也隐含了对其故土的深情怀念。而“天街石笋双”则能让人感受到那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仿佛李佥判的精神依然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最后,诗的情感逐渐转向孤寂与哀伤。在涪江之上,诗人似乎感受到李佥判的灵魂仍在徘徊,风声传达着他未了的遗愿与思考。这种情感的渲染让整首诗充满了悲怆的美感,使人感慨万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李佥判的深切哀悼与怀念,揭示了在历史长河中,真正的才华与德行常常被埋没,而其影响却能超越时空,绽放于他乡。
诗词测试:
李佥判的德行在诗中被比喻为什么?
A. 大树
B. 河流
C. 山峰
“圭璋沉下国”这句主要表达了什么含义?
A. 李佥判受到重视
B. 李佥判的才华被埋没
C. 李佥判的故乡美丽
诗中提到的“桃李”主要象征什么?
A. 朋友
B. 学生与教诲
C. 家庭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哀通泉李佥判》这首诗及其所蕴含的情感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