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2:35
舟泊断藤峡
作者: 毛绍龄 〔明代〕
风色萧萧月影残,长湍深夜听潺湲。
青山列戟无人处,笑有孤舟一枕寒。
风声萧萧,月影朦胧,长长的急流在夜里潺潺作响。
青山如戟,四周无人,只有一只孤舟在寒冷中静静停泊。
此诗并未直接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青山、孤舟等意象,表达出一种孤独与凄凉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思考与感慨。
毛绍龄(约1540-前后),字衡之,号松岫,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风格清新脱俗。
《舟泊断藤峡》创作于明代,诗人可能在旅途中或夜晚独自停舟于峡谷,借此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反映出他对环境的细腻观察与感受。
《舟泊断藤峡》是一首描写夜晚孤舟泊于峡谷的诗。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表现了一个凄清孤寂的夜晚,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首句“风色萧萧月影残”,以“风”和“月”二者结合,描绘出一种空旷和凄凉的景象,令人感受到夜色的沉重与孤寂。接着“长湍深夜听潺湲”,诗人细致地描写了夜晚急流潺潺的声音,增强了环境的真实感,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骚动与不安。
“青山列戟无人处”,将青山比作戟,表达出一种冷峻与孤独,强调了周围的荒凉与无人之境。“笑有孤舟一枕寒”,最后一句以“笑”字出人意料,似乎在孤独中寻找一丝温暖与幽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从容。整体来看,诗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孤独感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启发与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孤独的环境中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与人的渺小,以及在孤独中保持内心宁静的智慧。
诗中“风色萧萧月影残”所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情景?
“青山列戟无人处”中的“列戟”是指什么?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