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0:17
《杏为梁-刺居处僭也》
作者:白居易
右为梁,桂为柱,何人堂室李开府。
碧砌红轩色未干,去年身殁今移主。
高其墙,大其门,谁家第宅卢将军。
素泥朱版光未灭,今日官收别赐人。
开府之堂将军宅,造未成时头已白。
逆旅重居逆旅中,心是主人身是客。
更有愚夫念身后,心虽甚长计非久。
穷奢极丽越规模,付子传孙令保守。
莫教门外过客闻,抚掌回头笑杀君。
君不见马家宅,尚犹存,宅门题作奉诚园。
君不见魏家宅,属他人,诏赎赐还五代孙。
俭存奢失今在目,安用高墙围大屋。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官员的宅邸,梁柱用的是上等的木材,堂屋的装饰华丽。谁的宅邸是李开府的呢?那青石砖和红色的栏杆颜色还未干透,去年他已去世,现在却换了主人。房屋的墙壁高而门大,这是谁家的宅子呢?是卢将军的吧。白色的泥土和朱色的牌匾光彩依旧,今天却被官府收回,转赠给别人。开府的堂宇和将军的宅子,建造未成时他已白发苍苍。如今我在客栈中,心里仍然想着前主,虽是身在客栈,心却是主人。更有愚蠢之人担忧身后,心思虽然绵长,却难以持久。奢华极致,超越规格,交给子孙来保守。不要让门外的过客听到,拍手回头取笑你。你难道没看到马家的宅子,仍然存在,门上题着“奉诚园”。你难道没看到魏家的宅子,已经属于他人,朝廷赎回还给五代孙。节俭能保留奢华的损失就在眼前,何必用高墙围住大屋呢?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平易近人、反映社会现实著称,常常关注民生疾苦,倡导节俭和道德。他的作品涵盖了诗、词、赋等多种体裁,深受后世喜爱。
创作背景
《杏为梁-刺居处僭也》写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官场浮华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随着自己的官位和社会地位的变化,白居易感受到人事的无常与奢华的空虚,借此诗表达对奢侈生活的批判和对节俭生活的推崇。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座宏伟的宅子,折射出白居易对于权力、财富和奢华的深刻反思。在诗中,诗人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无常,展现了人生的短暂与物质的无常。开头几句对宅子的描写,生动而细腻,表达了对权贵生活的讽刺,接着通过高墙大门的描写,引发对“家”的认同和归属感的思考。
诗中“心是主人身是客”的深刻比喻,揭示了人在社会中角色的复杂性,尽管身处高位,内心却常常是孤独和无奈的。白居易进一步通过对后世的担忧,表达了对财富和名利的反思,认为奢华最终只能交给后代来保守,反而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意义。
最后,诗人以历史典故结尾,指出节俭与奢华的关系,强调了节俭的重要性。通过马家和魏家的例子,白居易劝诫人们要珍惜当下,不必为虚荣而累,因而全诗浑然一体,深具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白居易对人生、权力和财富的深思,强调人生的短暂与物质的无常,倡导节俭,讽刺奢华。通过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的结合,诗人表达了对人世变迁的无奈与对真实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白居易的《杏为梁》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诗中提到的“逆旅”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奉诚园”是哪个家族的宅邸?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