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喜蒋德瞻还里

《喜蒋德瞻还里》

时间: 2025-04-27 11:45:23

诗句

为官三载馀,所得是清虚。

学就金丹法,修成玉检书。

乍归人客满,久出竹林疏。

怪我吟髭白,相欢相见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45:23

原文展示:

为官三载馀,所得是清虚。
学就金丹法,修成玉检书。
乍归人客满,久出竹林疏。
怪我吟髭白,相欢相见初。

白话文翻译:

在外为官已经三年多,得到的只是清静和虚无。
学习了炼丹的法门,修成了玉检的书籍。
刚一回来,朋友们都满座而来,离开竹林太久显得冷淡。
我感到奇怪的是,自己已经满头白发,然而我们相见时却是初次欢聚。

注释:

  • :指在朝为官。
  • 清虚:指清静无为的状态。
  • 金丹法:道教炼丹术,追求长生不老。
  • 玉检书:象征道教的经典。
  • 乍归:刚刚回到故乡。
  • :冷淡、稀疏。
  • 髭白:指鬓发已白,象征年老。

典故解析:

“金丹法”出自道教,象征追求长生与超脱;“玉检”则是道教经典的象征,表现了诗人对道理的追求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翁卷,字子敬,号穷睇,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追求隐逸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翁卷归乡之际,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感慨。

诗歌鉴赏:

《喜蒋德瞻还里》是一首表现归乡喜悦和人生感悟的诗。诗的开头以“为官三载馀”引入,展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虽然身为官员,但内心感到的却是一种清虚的状态,似乎对权力与名利并不在意。接下来提到学习金丹法,修成玉检书,表现了他对道教思想的追求与向往,体现出一种对超脱尘世的渴望与追求。

诗中“乍归人客满”一句,描绘了回乡时的热闹场景,然而“久出竹林疏”又流露出对过去隐逸生活的怀念,显示出他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最后两句“怪我吟髭白,相欢相见初”则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白发已显而相聚却如初见,既有欢喜又带着感伤,增添了诗的深度与情感层次。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为官三载馀:在外为官三年多,透露出时间的流逝。
    2. 所得是清虚:所得到的只是心灵的清静,可能暗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
    3. 学就金丹法:学习道教的炼丹术,显示出追求长生的愿望。
    4. 修成玉检书:修成道教的经典,暗示对智慧的追求。
    5. 乍归人客满:刚回到故乡,朋友们都聚集在一起,表现归乡的热情。
    6. 久出竹林疏:离开竹林久了,感到与自然的隔离。
    7. 怪我吟髭白:惊讶自己已满头白发,时间的流逝让人感慨。
    8. 相欢相见初:与朋友相见时的欢喜,似乎又是第一次见面。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象征等手法,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悟。比如“清虚”与“人客满”的对比,体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喧嚣。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淡漠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 竹林:象征隐逸与自然的生活,表现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 金丹:象征对长生与智慧的追求,反映出作者的哲学思考。
  • 白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什么?
    • A. 非常热爱
    • B. 感到无奈
    • C. 追求权力
    • D. 不在意
  2. “金丹法”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权力
    • B. 长生与智慧
    • C. 朋友
    • D. 青春
  3. 诗中提到的“竹林”主要指代什么?
    • A. 官场
    • B. 自然和隐逸生活
    • C. 朋友的聚会
    • D. 学习的地方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比较翁卷与王维的作品,二者皆有隐逸情怀,但翁卷更着重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王维则多描写自然之美。翁卷的诗情中多了一层人生哲思,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翁卷诗文集》

相关查询

送黄溱游金陵 送东浦张应发归永嘉 送春 水次秋蚊可畏 双路 书事 石桥接待 生公讲台 生朝报恩夜醮 绍兴城隍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比字旁的字 腰缠十万 力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阿倾 麻字旁的字 包含寨的词语有哪些 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凵字底的字 无冬无夏 宠辱皆忘 诞罔不经 劝募 鸾孤凤只 虎口扳须 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金屋之选 音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