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0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09:53
送黄叔愚赴平江教授
作者:王之望
人生水中萍,泛泛随波澜。
偶然成聚散,谁使为悲欢。
伊余从君游,两见岁履端。
相得恨不早,相见常苦难。
今又舍我去,觉我肝肠酸。
君诚湖海士,豪气老不刓。
剧谈愤世俗,怒发时冲冠。
向来对宣室,见晚帝兴叹。
落落不苟合,栖迟犹冷官。
高才徒白首,未许陪鸳鸾。
苏台今辅郡,举头见长安。
会看有追诏,祝君且加餐。
吾衰钓沧溟,羊裘侣鱼鼋。
逍遥各有适,快睹扶摇抟。
尺书倘见存,慰此离忧宽。
人生就像水中的浮萍,随波逐流。
偶尔聚散,谁能左右悲欢离合。
我与你一同游历,几次在岁末相见。
相知相得恨不能早些相遇,相聚常常是难得。
如今你又要离开我,感到心中酸楚。
你确实是湖海之士,豪情不减。
痛痛快快谈论世俗,愤怒得时常冲动。
曾经在宣室对面,看到晚帝不禁叹息。
洒脱不拘,闲散地仍是冷清的官职。
高才白首无所归,未曾陪伴鸳鸯双栖。
苏台今辅郡,抬头见到长安。
会有追诏来临,祝愿你多加餐饮。
我已衰老在沧海,羊裘伴着鱼儿和鼋。
逍遥的生活各有各的适合,快意地见到扶摇而上。
如果有你寄来的信,便能宽慰我的离愁。
作者介绍:王之望,字子望,号白云,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表现人生哲理与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之望送别好友黄叔愚前往平江教授的时刻,表达对好友的深情厚谊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送黄叔愚赴平江教授》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作。诗的开篇通过“人生水中萍”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人生的漂泊与无常,表达了对相聚与离别的感慨。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既回忆了与黄叔愚的相识与交游,又流露出对友人即将远行的惆怅与不舍。尤其在“今又舍我去,觉我肝肠酸”一句中,强烈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诗中对于“湖海士”的描写,展现了黄叔愚的豪情与理想,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他人生选择的认可与赞赏。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回忆往事,表达了对世俗的愤懑与对理想的追求,情感愈发浓烈。在结尾部分,诗人寄予好友美好的祝愿,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显示出一种人生的无奈与对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在情感的抒发上真挚而细腻,表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离别的感慨与友谊的珍视,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以及对理想的追求与坚持,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自身处境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人生水中萍”是比喻什么?
A. 人生的安定性
B. 人生的漂泊无定
C. 人生的繁华富贵
答案:B
诗人对黄叔愚的情感是:
A. 疏远
B. 不满
C. 深厚
答案:C
“君诚湖海士”中“湖海”指的是:
A. 大江大河
B. 胸怀宽广
C. 生活闲适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