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贺蛟峰先生入宅

《贺蛟峰先生入宅》

时间: 2025-07-27 08:52:55

诗句

富贵朱门盖里闾,先生斸石此山居。

一区自足子云宅,三径何妨靖节庐。

万壑风云生几席,四山花木入庭除。

乾淳岂少高官爵,自是寒泉要著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52:55

原文展示

贺蛟峰先生入宅 何梦桂 〔宋代〕

富贵朱门盖里闾, 先生斸石此山居。 一区自足子云宅, 三径何妨靖节庐。 万壑风云生几席, 四山花木入庭除。 乾淳岂少高官爵, 自是寒泉要著书。

白话文翻译

富贵人家的大门覆盖着整个村落, 先生却选择在这山中开垦石头居住。 一小块地方足以媲美子云的宅邸, 三条小径何妨比拟靖节的茅庐。 万壑的风云仿佛就在几席之间, 四周的山花树木映入庭院。 乾淳时代难道缺少高官显爵, 但先生自是偏爱在寒泉边著书立说。

注释

  • 朱门:红色的门,代指富贵人家。
  • 斸石:开垦石头,指在山中艰苦地开辟居所。
  • 子云宅:指西汉文学家扬雄(字子云)的宅邸,此处比喻简朴而高雅的居所。
  • 靖节庐:指东晋陶渊明(号靖节先生)的茅庐,象征隐逸生活。
  • 乾淳:指宋代乾淳年间,代指当时的社会环境。
  • 寒泉:指清贫的生活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梦桂(约1229-1303),字应甫,号蛟峰,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作多表现隐逸情怀和对时政的关切。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何梦桂祝贺某位先生迁入新居的作品,通过对比富贵与隐逸的生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学问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富贵与隐逸生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学问的重视。首联以“朱门”与“斸石”对比,突出了隐逸的高洁。颔联用“子云宅”和“靖节庐”比喻新居的简朴而高雅。颈联描绘了居所周围的自然风光,增强了隐逸的意境。尾联则直接表达了对学问的追求,即使在清贫的环境中也要著书立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富贵朱门盖里闾:描绘富贵人家的显赫。
  2. 先生斸石此山居:对比先生的隐逸生活。
  3. 一区自足子云宅:新居虽小,却足以媲美扬雄的宅邸。
  4. 三径何妨靖节庐:三条小径,足以比拟陶渊明的茅庐。
  5. 万壑风云生几席:居所周围的自然风光。
  6. 四山花木入庭除:自然景色映入庭院。
  7. 乾淳岂少高官爵:指出当时社会不乏高官显爵。
  8. 自是寒泉要著书:表达了对学问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富贵与隐逸的对比,突出隐逸的高洁。
  • 比喻:用“子云宅”和“靖节庐”比喻新居的简朴而高雅。

主题思想: 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学问的重视,即使在清贫的环境中也要著书立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朱门:富贵。
  • 斸石:隐逸。
  • 子云宅:简朴而高雅。
  • 靖节庐:隐逸生活。
  • 万壑风云:自然风光。
  • 四山花木:自然景色。
  • 寒泉:清贫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朱门”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门 B. 隐逸的生活 C. 富贵人家 D. 山中的居所

  2. “子云宅”和“靖节庐”分别比喻什么? A. 富贵与隐逸 B. 简朴与高雅 C. 学问与清贫 D. 自然与人文

  3. 诗的尾联表达了什么? A. 对富贵的向往 B. 对隐逸的向往 C. 对学问的追求 D. 对自然的喜爱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扬雄《解嘲》:表达了对学问的追求。

诗词对比

  • 陶渊明《归园田居》与何梦桂《贺蛟峰先生入宅》: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扬雄《解嘲》与何梦桂《贺蛟峰先生入宅》:都表达了对学问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陶渊明集》
  • 《扬雄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俞将军引 梅花庵 阳景三绝 甲子兰记 其一 九日同绍簏瓶山玉川登巽山阻雨暂憩郭氏庄 送金照宇 送雷贞一游南雍 端阳偕监中诸同年游满井次韵荅赠 其一 辛卯守岁忆云浦师 瑞鹤仙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明查暗访 逐末弃本 皿字底的字 私相授受 不敢后人 杀地 泥足巨人 兽穷则齧 包含蠖的成语 一瞬千里 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宝盖头的字 雨字头的字 掩样法 标仪 尢字旁的字 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