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9:53
贺蛟峰先生入宅 何梦桂 〔宋代〕
富贵朱门盖里闾, 先生斸石此山居。 一区自足子云宅, 三径何妨靖节庐。 万壑风云生几席, 四山花木入庭除。 乾淳岂少高官爵, 自是寒泉要著书。
富贵人家的大门覆盖着整个村落, 先生却选择在这山中开垦石头居住。 一小块地方足以媲美子云的宅邸, 三条小径何妨比拟靖节的茅庐。 万壑的风云仿佛就在几席之间, 四周的山花树木映入庭院。 乾淳时代难道缺少高官显爵, 但先生自是偏爱在寒泉边著书立说。
作者介绍: 何梦桂(约1229-1303),字应甫,号蛟峰,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作多表现隐逸情怀和对时政的关切。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何梦桂祝贺某位先生迁入新居的作品,通过对比富贵与隐逸的生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学问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对富贵与隐逸生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学问的重视。首联以“朱门”与“斸石”对比,突出了隐逸的高洁。颔联用“子云宅”和“靖节庐”比喻新居的简朴而高雅。颈联描绘了居所周围的自然风光,增强了隐逸的意境。尾联则直接表达了对学问的追求,即使在清贫的环境中也要著书立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学问的重视,即使在清贫的环境中也要著书立说。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朱门”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门 B. 隐逸的生活 C. 富贵人家 D. 山中的居所
“子云宅”和“靖节庐”分别比喻什么? A. 富贵与隐逸 B. 简朴与高雅 C. 学问与清贫 D. 自然与人文
诗的尾联表达了什么? A. 对富贵的向往 B. 对隐逸的向往 C. 对学问的追求 D. 对自然的喜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