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阳景三绝

《阳景三绝》

时间: 2025-05-07 22:48:25

诗句

龙潭碧水玉壶清,印得秋空两月明。

百里江山如画稿,青岩蓝影尽含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48:25

原文展示:

龙潭碧水玉壶清,
印得秋空两月明。
百里江山如画稿,
青岩蓝影尽含情。

白话文翻译:

龙潭的碧水如同玉壶般清澈,
映照出秋空中两轮明月。
百里江山宛如一幅画卷,
青山和蓝色的倒影尽显情意。

注释:

  • 龙潭:指深且清澈的水潭,常用来比喻美丽的自然景色。
  • 碧水:形容水清澈透明,色如碧玉。
  • 玉壶:比喻清澈的水,形容水的纯净。
  • 秋空:秋天的天空,通常晴朗而明朗。
  • 印得:映照,反射的意思。
  • 百里江山:指广阔的江山风光。
  • 如画稿:形容景色如同精美的画作。
  • 青岩蓝影:指青山和蓝色的倒影,描绘自然景色的和谐美。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涉及特别的历史典故,但通过“百里江山如画稿”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反映了清代诗人对山水的欣赏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萧竹,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那个时代的诗人普遍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强调自然的美丽,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热爱。

诗歌鉴赏:

《阳景三绝》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表现了诗人对秋日山水的深入观察和细腻感受。诗的开头以“龙潭碧水玉壶清”引入,创造出一个清澈的水域形象,给人以宁静和纯净的感觉。接着“印得秋空两月明”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明亮与清澈,水面上的月影与天空的映衬形成了和谐美妙的画面。

“百里江山如画稿”则将视野扩展至广袤的江山,表现了自然的壮丽与多彩,令人感受到一种气势磅礴的美。最后一句“青岩蓝影尽含情”则带有一种情感的寄托,青山与蓝影犹如情感的映射,诗人似乎在表达对自然的深厚情感,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与流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秋日山水的赞美,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清澈的水域与明亮的天空,展现自然的清丽。
    • 第二联则通过“百里江山”的描绘,展示大自然的壮观。
    • 第三联通过“青岩蓝影”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情厚谊。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清水比作“玉壶”,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联结构工整,韵律和谐。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主题思想

    •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理。

意象分析:

  • 龙潭:象征深邃与纯净。
  • 秋空:代表明亮与清爽的季节变化。
  • 百里江山:象征广阔的自然风光,表现自然的伟大。
  • 青岩蓝影:象征山水的和谐美,充满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龙潭碧水”形容的是什么?

    • A. 清澈的水
    • B. 浑浊的水
    • C. 波涛汹涌的水
  2. 诗歌中提到的“百里江山”形容了什么?

    • A. 狭窄的街道
    • B. 广袤的自然景色
    • C. 一座高山
  3.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战争的思考
    • B. 对自然的赞美
    • C. 对社会的批判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阳景三绝》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自然美,但王维的作品更注重于宁静与内心的和谐,而萧竹的作品则更加活泼,描绘了广阔的自然景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萧竹研究》
  • 《山水诗的艺术魅力》
  • 《古诗词鉴赏入门》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江红 韵玉六妹赴陕,赋此送别 满江红 满江红 九日屏山、湘佩招游悯忠寺 满江红 其二 磷火 满江红 和曹顾庵年伯 满江红 机上读史 满江红 汴京怀古十首 其十 满江红 乙卯上元次日,渡江展谒烈士墓。佛慈填此阕,读罢增感,辄次和之 满江红 其二 予与顾庵西樵皆被奇祸得免 满江红 题尤悔庵小影次韵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頁字旁的字 走骡 红丝待选 岩笥 石火风灯 矫枉过正 立字旁的字 鹿卢榜 贴巧 视而不见 繁文末节 齲字旁的字 诚臣 巛字旁的字 采字旁的字 包含团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