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3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36:08
迓使客夜归四首
病後霜威不见饶,吟边月色苦相撩。
重帘垂地寒犹入,画烛无风影自摇。
谁遣尘埃空老去,何曾鸥鹭不吾招。
坐来已是愁无柰,草露虫声政寂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生病后的孤独与忧愁。病后,感受到寒冷的霜威却没有得到怜悯,只能在月光下苦吟。重重的帘子垂下来,寒气依旧渗进来;烛光在无风的情况下,自顾自地摇曳。是谁让尘埃在空中悄悄流逝,何曾有鸥鹭来招呼我?坐在这里,已是愁苦无奈,草上的露水与虫声令我倍感寂寥。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描写生活中的细节而著称,情感真挚,寓意深刻。
这首诗写于作者生病期间,反映了他在病中所感受到的孤寂与思索。宋代社会动荡不安,个人的情感往往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杨万里的诗常常透出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情景,透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开篇提到“病後霜威不见饶”,即使在生病中,诗人仍感受到外界寒冷的侵袭,表现出一种无奈和孤独。接着“吟边月色苦相撩”,在月光下吟唱,月色的清冷与内心的苦闷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诗人内心的不平静与忧愁。
“重帘垂地寒犹入,画烛无风影自摇”,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阴冷而寂寥的氛围。帘子重重地垂下,寒冷的气息仍然渗入室内,画烛在没有风的情况下,孤独地摇曳,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愁苦。
接下来的句子“谁遣尘埃空老去”,诗人开始反思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他感到生活的沉重与无奈,似乎失去了方向与归属。最后一句“草露虫声政寂寥”,通过描绘夜晚的细微景象,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使整首诗浸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深沉而细腻,展现了杨万里作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以及在孤独中对生命、时间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提到的“霜威”主要指什么?
A. 一种疾病
B. 寒冷的霜气
C. 一种美丽的景象
诗人在吟唱时感受到的情绪是什么?
A. 快乐
B. 孤独与苦闷
C. 生气
“画烛无风影自摇”中“无风”说明了什么?
A. 烛光受到风的影响
B. 烛光的孤独感
C. 房间很冷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