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山径

《山径》

时间: 2025-05-07 21:19:46

诗句

一径净于秋,山中夜来雨。

倚松不知还,幽禽妙言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19:46

原文展示:

山径
方岳 〔宋代〕

一径净于秋,
山中夜来雨。
倚松不知还,
幽禽妙言语。


白话文翻译:

这条小路在秋天显得格外清净,
昨夜山中下了雨。
我倚靠在松树旁,不知道要回去,
耳边传来幽静的鸟儿说着动听的话语。


注释:

  • :小路、山间小道。
  • :清净、干净,形容环境清新。
  • 幽禽:指生活在幽静环境中的鸟儿,通常是指那些声音动听的鸟。
  • 妙言语:美妙的言语,形容鸟儿的鸣叫声悦耳动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字德舜,一作德舜,号云溪,江西人。他的诗风清新典雅,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山中秋季的一个雨后时节,诗人在宁静的自然环境中感受到秋天的清新与鸟儿的和鸣,表达了其对自然的喜爱及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山径》是一首描绘山中秋日景象的诗。诗的开头“一径净于秋”通过简单的描写,传达出秋日的清新与宁静,使人感受到一种身处自然的宁静氛围。接下来的“山中夜来雨”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动态的元素,雨水洗净了大地,给人带来一种清爽的感觉。

“倚松不知还”一句,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陶醉与忘我,倚靠在松树旁,沉浸在这一片宁静之中,似乎忘却了时间的流逝。而“幽禽妙言语”则将诗的意境推向高潮,鸟儿的鸣叫声如同在低吟浅唱,使得整个环境更加富有生机。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山中秋雨后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蕴含的宁静与和谐,让人感受到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舒适与惬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径净于秋:这一条小路在秋天显得格外清净,体现了秋季的宁静与美丽。
  2. 山中夜来雨:昨夜下的雨为这条小路带来了新的生机,增添了清新感。
  3. 倚松不知还:诗人倚靠在松树旁,陶醉于自然之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4. 幽禽妙言语:鸟儿在耳边唱着动听的鸣叫,增加了诗的生动性和韵律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结合,展现诗人内心的宁静。
  • 拟人:将鸟儿的鸣叫描绘得如同在说话,增加了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用词对仗工整,增加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赞美与对静谧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秋日山中景色的热爱及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径:象征自然与宁静。
  • :代表成熟、收获与思考。
  • :象征洗净与生机。
  • :象征坚韧与长寿。
  • 幽禽:象征自然的和谐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幽禽”指的是: A. 生活在幽静环境中的鸟
    B. 幽灵
    C. 幸福的鸟

  2. “倚松不知还”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忧愁
    B. 陶醉于自然
    C. 想要回家

  3. 本诗的主题可以归纳为: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自然的赞美与思考
    C.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方岳的《山径》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多的是对亲情的思念,后者则是对自然的享受与感悟。两首诗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不同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的美学》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清平乐 清平乐 红带老妇 清平乐 宿白鹿洞贯道溪畔 清平乐 舟宿水仙墩 清平乐 其八 清平乐 其六 仙香 清平乐 为余越园题归砚娱亲图 清平乐 其四 清平乐 清平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存芥蒂 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五扰 素淡 思归其雌 寸心如割 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黻的词语有哪些 疑律 厂字头的字 司马牛之叹 不知所终 妙开头的成语 牛字旁的字 一树百获 走之旁的字 惨痛 聿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