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建炎庚戌溃兵狂襄汉寒食阻趋光作拜扫追慕痛

《建炎庚戌溃兵狂襄汉寒食阻趋光作拜扫追慕痛》

时间: 2025-04-26 21:53:27

诗句

故园坟树想青葱,寒食风光泪眼中。

自痛不如伧父子,纸钱犹挂树头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3:27

原文展示:

建炎庚戌溃兵狂襄汉寒食阻趋光作拜扫追慕痛 张嵲 〔宋代〕

故园坟树想青葱,寒食风光泪眼中。 自痛不如伧父子,纸钱犹挂树头风。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战乱中,我思念着故园的坟墓,想象着那里的树木依然郁郁葱葱。寒食节的风光在我泪眼朦胧中显得格外凄凉。我自感痛心,连那些平凡的父子都能在寒食节挂上纸钱祭奠先人,而我却因战乱无法前往。

注释:

字词注释:

  • 建炎庚戌:指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这一年金兵南侵,战乱频繁。
  • 溃兵:指战败逃散的士兵。
  • 襄汉:指襄阳和汉水一带,当时战乱频发。
  • 寒食: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传统上用于祭扫先人。
  • 伧父子:指普通百姓家庭。
  • 纸钱:祭祀时烧给亡灵的纸制钱币。

典故解析:

  • 寒食节:源自春秋时期介子推的故事,后成为祭扫先人的传统节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字巨山,南宋诗人,其诗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此诗作于战乱时期,表达了对故园和先人的深切思念及无法祭扫的痛苦。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建炎四年,当时金兵南侵,战乱不断,诗人因战乱无法回到故园祭扫先人,心中充满悲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乱中无法祭扫先人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故园和先人的深切思念。诗中“故园坟树想青葱”一句,以想象中的故园坟墓树木青葱,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凄凉和无奈。“自痛不如伧父子,纸钱犹挂树头风”则进一步以普通百姓能在寒食节挂纸钱祭奠先人,来对比自己因战乱无法祭扫的痛苦,情感深沉,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故园坟树想青葱”:诗人想象故园的坟墓旁树木依然青葱,表达了对故园的深切思念。
  • “寒食风光泪眼中”:寒食节的风光在诗人泪眼朦胧中显得格外凄凉,突出了诗人的悲痛。
  • “自痛不如伧父子”:诗人自感痛心,认为自己连普通百姓都不如,因为他们能在寒食节祭扫先人。
  • “纸钱犹挂树头风”:普通百姓在寒食节挂纸钱祭奠先人,而诗人却因战乱无法前往,形成鲜明对比。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普通百姓能在寒食节祭扫先人与自己无法祭扫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痛苦。
  • 拟人:“纸钱犹挂树头风”中的“挂”字,赋予纸钱以人的行为,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乱中无法祭扫先人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故园和先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战乱的深切痛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故园坟树:象征着诗人对故园和先人的思念。
  • 寒食风光:象征着传统节日和祭扫先人的习俗。
  • 纸钱:象征着祭奠和哀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故园坟树想青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战乱的痛恨 B. 对故园的思念 C. 对先人的哀思 D. 对未来的希望

  2. 诗中“自痛不如伧父子”中的“伧父子”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亲人 B. 普通百姓 C. 贵族家庭 D. 文人雅士

  3. 诗中“纸钱犹挂树头风”中的“纸钱”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祭奠 C. 希望 D. 自由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战乱中对故园的思念。
  • 王安石《泊船瓜洲》: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张嵲此诗都表达了战乱中对故园的思念,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嵲的诗作,可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此诗的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不浮赴沿江制参二首 送不浮弟归金陵 集菩提坛示定通上人 望茅山 偶山 早朝 望西苑 游小金山 雨后海珠登眺 其二 雨后海珠登眺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倒屣迎宾 未定之天 泄宣 太上皇 日昃之劳 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抓尖要强 问舍求田 龍字旁的字 累教不改 瓦楞纸 鬥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飠字旁的字 包含瞭的词语有哪些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 包含檀的词语有哪些 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