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4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44:17
作者: 林仕猷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圣朝尚文治,侧席思英贤。
下诏宣郡邑,推荐相后先。
所以布衣士,彬彬起林泉。
林君潮阳彦,质美而志坚。
曩从张鲁庵,易学得所传。
韦编已三绝,亹亹通幽玄。
青衿立其门,执经望开宣。
箪瓢足自乐,菽水奉亲欢。
念此以终老,富贵浮云然。
吾郡有贤守,奏对枫陛前。
荐子以明经,书名达天官。
州司遂逼迫,促登孝廉船。
入市卖琴书,聊以充盘缠。
上堂别慈母,白发垂双肩。
母曰子行迈,重见知何年。
人生谅难必,出处宁非天。
秋风振落木,高城啸饥鸢。
云海浩无际,川流亦溅溅。
我老不出乡,送子韩江边。
愿言崇令德,保身若冰渊。
远大以为期,忠孝贵两全。
这首诗表达了对有才能之士的推崇和对未来的期望。作者在明朝推崇文治的背景下,写道朝廷下诏推荐贤能之士,使得平民百姓也能在学问上有所成就。林述古是个有志之士,曾跟随张鲁庵学习,文才出众,意志坚定。他虽然面临生活的困境,但依然乐观,在母亲的关怀下,坚守着忠孝的信念。人生来往,处境亦是天意,最终希望能以德行立身,忠孝并重。
作者介绍: 林仕猷,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崇尚文治的时代,他的诗作常体现出对知识和德行的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明代文人追求理想与自我实现的环境中创作,反映了作者对年轻求学者的期望和对家庭、社会责任的思考。
《送林述古》是一首充满理想与情感的诗作,诗中既有对贤能之士的赞美,也流露出对生活艰辛的无奈。作者通过对林述古的描写,展现出一种追求学识与道德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社会地位的渴望与追求。在诗中,林述古不仅仅是一个求学者,更是一个承载着家庭责任和社会期待的年轻人。通过对他生活困境的描述,作者表达了对忠孝的推崇,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诗的最后几句,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经历的深刻感悟,强调了德行的重要性,体现了明代士人的家国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文治的重要性、对忠孝的重视以及在逆境中坚持追求理想的精神。
诗中提到的“布衣士”指的是:
A. 官员
B. 普通百姓中的读书人
C. 商人
答案:B
“韦编已三绝”中的“韦编”指的是什么?
A. 书籍
B. 布料
C. 鳞片
答案:A
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期望?
A. 富贵
B. 忠孝
C. 旅行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对比王之涣的《登高》,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理想与人生的思考,不过《送林述古》更加侧重于对人才的推崇与忠孝的主题,而《登高》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感慨与人生的哲思。